第302章 扎心的现实-《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02章 扎心的现实
孟强强心知这件事情不好办,所以在出发前便与胡殊同聊过大概,并发了一些资料过去。
坐在车里,孟强强想了一路,如果不参与这些田间地头的事,好好做自己的生意,强运冷链会走得很顺当。而且现在做得已经小有局面, 连从前帮衬的柳总都夸赞有加,这对一个兴业之初的冷链园区来说可称模范教材了。
然而来过同兴的人都知道,对田间地头的耕耘才是同兴的生存之基,政策上一次又一次被器重、被提携,在更大的范围被讨论、在更大的舞台上去博取,一切都因他所落到的实处令人瞩目。
等孟强强来到同兴的时候, 夜幕已经降临。胡殊同为他办了一场接风晚宴,几个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与,他有意让同兴更多人重新认识一下孟强强, 跳出过去的印象,谈一谈企业与企业。
许久不见,孟强强变化甚大,当年偏黑的面庞,此时只能说奇黑。不过言谈举止也与从前大为不同,应付这些交道场合落落大方,与这些冷链人坐在一起话匣子很开。
饭后,在胡殊同的办公室,二人就着电脑上的材料讨论起来。
“这件事我思考了一番,首先强运得把住一个大前提,后面不管你怎样行动,都要与这个收购公司绑定在一起,要充分利用它的资源。”
孟强强连连点头,强运势小,对方需求又很强烈,这件事真要做成,全盘扔给强运是不现实的,“胡总, 具体操作上,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我算了一下,这十万吨红薯,平均每天要一百辆到一百二十辆车才能在一个月内完成收购任务。而如果把现在的平均运输时间从18小时变成14小时,二十天就有完成的可能。”
孟强强满心疑窦,车的数量、时间减少的重要性他当然明白,但要怎么做才是他此来最大的憧憬,目光随即殷切起来。
胡殊同接着道:“车辆问题你要借助这家收购公司,由它发起社会车辆招标,但最后要由强运来统筹编队。只要车辆编队分区域按规划进行收购,就意味着能够赢得运输的时间,这个动线问题你不陌生,根据实际情况完全可以做出数据性的结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