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个小意外-《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田柏坤对于海鑫公司的赞誉,得到了在座除了吕文在内所有人的“认同”,纷纷附和。
可是表面上他们对海鑫公司的实力和这种心系大众的举动表现的十分认可,可在心里却并不这么认为,更多的,却是感觉韩俊有些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
在韩俊最初提出招聘下岗职工的时候,那些参与到收购小型国企股份的那些商人并没有感觉出什么“异样”,还有些感谢韩俊为他们减轻了负担。
可随着媒体的跟进,政策导向的变化,他们突然发现,韩俊的这种高姿态,不仅没有减轻他们的负担,反而间接地迫使他们不能与大政策背道而驰,收购企业的同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安置下岗工人的问题。
怎么会不让他们纠结?可他们也知道,虽然韩俊是始作俑者,却不能指摘他的不是。韩俊一来没有对他们的各种做法指手画脚,二来没有故意当他们的财路。与之交往的过程中,韩俊也是一如既往地谦和有礼,实在是“想说恨你不容你”。
但事已至此,因为韩俊的“义举”让他们增大了收购成本的事实已经即成,则是一件让他们无可奈何的事情。
此时听到田柏坤推荐推荐韩俊也参与到同样的“事业”当中去。在做的这些企业家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
在他们看来,韩俊之所以做出之前的那种举动,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体会不到他们在内里的艰辛。那帮刁民,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如果让他自己尝尝这种滋味,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没有体验自然没有发言权,等他真正尝到那帮刁民是如何让他纠结的。看看他还能不能表现的这么“深明大义”?
当那小子明白了哥们儿的辛苦,看他还会不会再想出什么让他们头疼的主意来?
不过,吕文跟他们想的则是完全的不同,虽然嘴上说是以为田柏坤要收购自行车厂。但也仅仅是开个玩笑。
对于那个烂摊子,他还真不放心让个人介入进去。首先,当年那就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如果发生一些问题,哪怕是小问题,也会被看在眼里。其次,自行车厂严重的亏损和大量的负债是坚决不能简单剥离出去就可以摆平的。不说接收人,就连他自己没准儿都要跟着受牵连,所以。这件事情必须慎之又慎。
笑了笑说道:“小田。海鑫集团的目标可是滨海电视机厂。有了海鑫集团注入的雄厚资金,加上电视机厂的原有的设备,也算强强联合。说不定,最终也会打造出一个滨海的明星企业来。就像现在张总的海尔电冰箱。一个海尔,一个海鑫,可是有机会成为滨海家电行业的龙头的。自行车厂,不太合适。”
吕文早有打算,自行车厂他准备自己硬抗,跟它类似的企业,滨海还有那么一两家,吕文相信,只要其他工作做到位,一点点小瑕疵,根本不会掩饰住他政绩的光芒。
田柏坤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吕书记此言差矣,我跟韩俊认识了很久,您可能还不了解他,他的能力,在滨海商圈可是公认的‘鬼才’,经营手段、策略我都自愧不如,我感觉自行车厂作为一个老牌的企业,如果就这么放弃了,实在可以,它缺的就是一个想韩俊这样的天才领导者,也只有他那样的领导,才能引领自行车厂走出困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锦绣地产没有他那样的资金实力,要是我,我都想为咱滨海出把力。实际上咱们滨海自行车厂的产品并不差,只是销路上存在问题,此时跟万俊合作的益华国际,有着出色的营销渠道,完全可以打开外地市场嘛。呵呵,就是人家大渠道看不上我,如果周老能跟我合作一下,我还真想做做这门生意。”
吕文听罢,目光一闪,脸上却是没有过多的表情,但田柏坤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心下大定,只要这件事吕文心动了,那么就代表成功了一半。
只要吕文跟韩俊开口,他认为借韩俊个胆子,他也不会拒绝。最为重要的是,田柏坤深知自行车厂里的内幕,那巨大的负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轻易摆脱的。韩俊的确有手段,可面对如此多的负债,仅仅是收购股份这一块就要牵扯他大量的资金,一旦他真的收购了自行车厂,那么在短时间内,他想翻身几乎是不可能的。
田柏坤不是没有想过韩俊会拒绝,但他现在的声望如此之高,他如果拒绝,那对他“心系大众”的形象所造成的毁灭性是相当巨大的。
而其他赴宴的商人们,如何会不知道自行车厂情况,似乎也感觉,韩俊如果能接手自行车厂,的确是个很“有趣”的局面。他们都想看看,这个韩俊如果接过了这个烂摊子,到底会有一种怎样的结果。
但韩俊会如他们所愿吗?
显然不会!
————————————————————
此时的韩俊,正在忙着他的事业。
三碟vcd一经上市,甚至比当初vcd刚刚上市的时候还要火爆,其实这根本不会让人感到意外,毕竟以旧换新的政策在当时并没有哪个商家敢这么做。但人家万俊公司就这样做了,不仅做了,还做的大张旗鼓。
仅仅滨海一地,三碟vcd的换售量就达到一万五千余台,同时还带动了碟片的销售,不管是正版还是盗版,着实让售卖音像制品的人大大地赚了一笔。
正是因为火爆的市场,让韩俊跟电视机厂的交流日渐频繁了起来,种种迹象都表明着,韩俊入主电视机厂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虽然他自己没说,但电视机厂的厂长。却旁敲侧击地询问过韩俊,关于电视机厂未来的走向,韩俊也毫不避讳地直言相告,电视机厂如果想要发展。必须要加大引进国外高新技术的步伐,要在产品上取得至少是国内的领先优势,同时还要打开国际市场。
这样的消息自然瞒不过记者们的眼睛,似乎海鑫公司的动作已经进一步的明朗化了。韩俊的海鑫公司。不仅有着强横的经济实力,甚至在滨海的民营企业里也是第一个拥有外籍员工的公司,这样一来,海鑫公司即将面向国际市场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更遑论韩俊还有这一个奇妙的身份——日本小学馆的签约脚本作家,日本现在什么最发达?自然是家电了,而通过日本这方面的关系,想与日本的家电企业取得联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