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集中再分配-《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53章  集中再分配

    三天后的一个上午,柳知英向产业园规划委递交了一份报告,标题为——

    关于武关产业园运输体系的集中再分配。

    如果只看前半部分,无不给人一种和和睦睦共谋大局的感觉。柳知英非常赞成运输权的集中,称其为产业园运输系统从根本上的提振,阐述了许多对今后运营上的利好。

    然而接下来,柳知英绝口不提武关农产品在内部的调度问题,  转而把事情放在了更大的圈子。而这个大圈子,武关市一点也不陌生,把时间拨回往日便会发现,这是同兴之所以入主的最大因素。

    简而言之,就是外部终端的问题。

    如果说武关各县的农产品,怎样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田间地头来到产业园,  雄关冷链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但要说农产品怎样走出去,这是同兴当年最大的筹码。

    武关产业园,不仅是为各县农产品打造产销体系,其更重要的使命在于让甘州的特色农业在省外打开口碑,在于紫皮大蒜、黄菜更高的溢价,过了田间地头走不出去的年代,这才是更优的惠农之举。

    除了武关市层面的接洽,同兴这样的冷链大企业对市场终端跟溯是一张下探的王牌,只要接触到同兴,便意味着一个不断向下灌注的瓶口,经云城转运,甘州农产走进盘湖、明江与隆山,这是无比切实的渠道。

    柳知英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集中可以做到更好的分配,但集中不代表可以支配分配,因为这不是一袋大米收上来再分下去那么简单,运输与终端是两码事。

    何劲如等人的想法无非是,一旦手握运输权,  市里自然会把终端渠道相应分配给他们,  但却低估了同兴的分量。

    如果交给雄关冷链全面运作,试问同兴会打开自己的终端和渠道,  对其全面配合吗?即便顾及大局答应武关市,多半也是做做样子,那是人家耕耘十多年的立命之本,由此通向的市场是干这一行最大的财路。

    反过来再一想,同兴还有各类水果水产的资源,也就是规划中的去程与返程。一趟车双向货,意味着走进来的产品价格更有优势,这也是武关市接洽的终端所做不到的。

    这份报告所透露出来的,俨然是让规划委取舍,集中之后由谁分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