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无风狂澜-《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13章  无风狂澜

    窦少杰不仅感受到了压力,隐隐还生出来几分惧意。同兴配送走得太快了,元旦过后才开始跑融资,短短不到四个月,品牌揭示的时候,大盘子早已托好了底。如今业内人预测,以微仓的建设速度,加上智能系统的引入,最迟两个月同兴配送就将全面投运。

    可在之前的预测中,人们却说融资不会顺利,顺利也不会额度太高,处处掣肘之下,都认为这起码是明年的事。

    更重要的是,同兴配送对环时生鲜的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而且还不是一本账。首先,青宁地界不管是日日鲜还是家家鲜,这些渴求打开局面的生鲜品牌,都会把同兴配送当做首选外包,一旦它们活跃起来,无疑就是抢夺环时生鲜的市场。

    其次更要知道的是,同兴配送也要抢配送市场,势必会对同行产生挤压,这将意味着环时生鲜现在的“第三方物流群”面临诸多变数。

    五年前,冷链狂飙突进,五年后,热势依旧高昂,但二者有一个巨大的差别。政策的灌注以及行业的警悟,如今伴随奔涌大潮的,还有淘汰大潮。

    这股浪潮从未如此汹涌,全面整改之下已有大量的冷库被收购重组,更年轻的第三方物流同样逃不掉,水平不高的同质竞争都将面临命运的转折。随着冷链配送的不断集中,不需太多年,这块蛋糕将被大品牌主导。它将与常规物流的发展轨迹一模一样,某某配送、某某专送统一标识的车辆,不经意间就能在马路上看到。

    所以对窦少杰来说,这是双重的此消彼长,如果环时生鲜打造自己的配送品牌呢?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环时生鲜也是融资的产物,且是中外合资,宗旨是高端生鲜产品的输出,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好产品。仿着北美的路子,大量资金在包装研发、工序细分以及各种媒介的广告投放。

    如果辟出需要重金的配送板块,这将上升到理念的高度,成了“定义的分歧”。窦少杰更是清晰地知道,即便是同样的路,环时也根本不可能像同兴那般轻盈,不知提了会带来多强的反噬,更不知细细总总谈下来又是哪年的光景。

    再者说了,当环时建起来自身的配送体系,还是只能望同兴的项背,届时与同兴展开第三方物流领域的竞争,那么,环时到底是什么呢?

    环时生鲜可谓窦少杰的心血,一个不伦不类的品牌是他不愿看到的。

    实际上,最优的路在哪里尽人皆知,用不了多久,国外一方就会说“为什么不用更优质的第三方”,国内这边则深深了然“忌讳的事情不要提”。情感上说,后者也是窦少杰的抗拒,因为环时生鲜的成立,于他而言一大初衷就是对制冷展的反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