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中秋-《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255章  中秋

    今年的中秋节,同兴要比往年热闹得多,不仅因为二期以来加入同兴的人越来越多,更引人注目的,是来来往往送节礼的人。

    人们提着大大小小的礼盒,或是专门定制的月饼或是著名产区的螃蟹,借这个机会与胡殊同在办公室里聊上一聊。旁人看来或许是正常走动,但同兴人最是清楚,这个中秋与往年的对比格外鲜明。

    是因为二期的势头吗?虽有相关但不尽然。

    青菜南运先行的云城试点已经启动了快有一个月,整个青宁的冷链圈都在密切关注着它的运作,除了园区内部库容、运输方面的调度,人们也关心产品终端市场的问题,这也是胡殊同多日以来深下苦功的地方。

    具体的操作上对胡殊同来说并不复杂,换句话说,如果只是跑这部分的运营,胡殊同根本不会参与,问题的关键在于试点二字。试点可不是先闯一闯这么简单,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总结,出具一份详实的试点报告是同兴的任务。

    胡殊同秉持之前在陆建华面前提到的宗旨,产销大区域的对接由有关部门出门协商,而落在具体的运营的时候,则把市场交给市场。他建议未来各个承接青菜南运的冷链企业,都设独立的运作部门,针对冬季大棚蔬菜进行专项推广。并且听从了同兴市场部的建议,将青宁蔬菜确立一个统一标识,合力推广这个大品牌。

    冬季鲜菜价格居高,青宁大棚品质上乘,一旦价格与质量同得优势,规模化之路才不是纸上谈兵。胡殊同以云城为例,梳理整个运营链条、拆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撰出来一份长达二十多页的试点报告。

    同兴试点一旦周至,接下来就是各企业利用各自转运中心的批量试点,当事情到了那一步,后者已非纯粹的试点,而是循同兴的经验之路,用陆建华的话说,解决今年的棘手问题。

    那么,明年呢?

    读懂明年的景象,便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中秋,同兴会如此光火热闹了。

    今年是利用现有设施解急,至多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微部改造,明年则涉及到转运园区的新建事宜。青宁蔬菜外销是关乎大民生的事,冷链国七条的专项款必然会在此处夯实落定,要知道其所含的冷链八大工程,桩桩件件都是硬件大把式,焉能不让人心思遐远。

    其实很多人并不在乎云城转运试点经验几何,市场千变万化,报告所言不可能都能用得上。人们所虑的重头在于,来年的转运园区可以够到什么地步,直白点说,是能拿到多少的比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