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中秋-《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整件事,由胡殊同交由发改委的方案发起,在方案被认定的那一瞬,同兴就成了这项工程在业界毋庸置疑的带头人。大区划分的过程中,他与部门领导、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同兴的主张都颇有分量。

    之所以串起来现在的局面,同兴的发挥是最亮眼的,因此明年某些事情的落实,甚至在源头上的建议,同兴参与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礼节性的往来,这段时间的具体业务上,同兴也收到了不少橄榄枝。一些在青岩这片有可靠人脉关系的园区,联系起来同兴市场部的人,牵线一些食品企业,力推把合作落在实处。

    这个中秋,胡殊同提前推掉了这一天的所有应酬,留在园区与大家一起过节。

    同兴一期的时候没有钱盖楼,一排平房用来办公,更长的一排用来住宿,最早的时候连个商店都没有。

    二期运营的同时,也意味着同兴的工作环境比从前好了太多,三层的办公楼、四层的住宿楼和二期冷链设施同步开建。环境之外,同兴人的福利也越来越好了。

    胡殊同很清楚,同兴有今天,不是贵人摇扇来扶舟、不是同行之间篝火舞,那一颗颗果实,更多靠的是同兴人自己的光热。

    他至今也讲不出同兴有什么企业文化,但他知道如果能给人更多的归属感,企业就永远是旺盛的。

    私下里的同兴人也很有趣,一期的时候人们管同兴叫“园子”,同事之间讲起话来都是“园子东”“园子西”“园子三号库”“今天园子有好事”。等到了二期,加一个大字就完全续上了,“大园子那边要货”“大园子又接了大客户”。

    不管园子还是大园子,这个中秋同兴费不菲,园区处处张灯结彩,同兴人全员聚餐,节日礼和过节费一样不少。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本是因重阳而写,可不知怎的,这一年中的所有节日里,这话在中秋最是情切,让人心生诸多怀念。

    饭后,胡殊同和柳知英走在园区里。

    月浓树静、风凉不冷,二人漫无目的、并肩而行。

    “知英,卉园的事我想你还是亲自跟一段时间,关文涛那样的人只负责发号施令,嘴上说方案上满意,其实更注重落实到不到位,所以执行上我们还是得下功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