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顶尖人才-《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239章  顶尖人才

    胡殊同目前最为棘手的有两件事,其一是向关文涛承诺的鲜冷链,事情已经拖了半年,这对一刻都不想让关小曼留在云城的关文涛来说,多日以来不催不问,已然是足够的宽容了。

    另一件就是隆台市的三十万吨单体库了,据丘双虎后来说,隆台市的招标对象已经扩大到八家,有冷库方案提供商、科研院所,还是隆大、明大两所高校的研发课题。不仅各方竞争压力大,六月就要揭标,留给各方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

    对同兴来说,这两件事都落在了企业研发中心头上,隆药项目的成功让同兴企业研发中心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不得不说,当初栾平欣的提议,极有先见之明,企业研发中心对同兴有另一个层面的带动,表面看去这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但实际上它是与同行区隔最大的硬实力。

    比园区大小,十倍于同兴的在全国都数不过来,比政策扶持,沿海繁荣大省对企业有更强的拉动,但要是把技术做成一张名片,除了名声的事,同兴依靠这个内部机构,还能获得技术产权方面的收益。

    可喜的是,它已初见成效,隆台单体库项目并未细究同兴的研发资质,这份标书的下达只因为一件事——

    隆药的改造,同兴做到了。

    恍然间胡殊同又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窗口,对他这个凡事都想做得扎实的人来说,企业研发中心是最好的输送,通过这些精英人才的合力,在整个行业点起一处一处的星火。

    而且这对做技术的人来说是一件颇为欣慰的事,虽不知终点何处,但能拾起从何而来,可能这才是栾平欣最大的初衷吧。

    早在胡殊同得知这两件事情的时候,他便第一时间对研发中心有所交代,然而进度并不乐观。胡殊同对大家没有任何责备,因为这两件事的难度,都远高于隆药项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