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第二五〇章 新派技工-《高铁首席专家》


    第(2/3)页

    那年头的工人,绝大多数是从乡下田里直接迈进厂房,再经过几年学徒熬出来的,一旦能熬出来,自己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这样的背景出身,这样的工作生活环境,没人跟他讲什么彬彬有礼之类的道理,就是讲了也未必听得明白,就是听明白了也不见得能使得开。

    最后说那“轴”。轴是啥意思?倔,一根筋,八匹马拉不回头。

    应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素质。

    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车辆在安全生产方面“折腾”武文杰的事吧。

    车辆一直向往老前辈早先为让徒弟树立安全意识,在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的“痛快”。令他遗憾的是,到了他自己的时代,那些“损招”不能撒开用了。

    那个年代师傅那样做,当然不是有施虐欲,实属不得已。

    为什么“轴”字如此重要?

    话说师傅带徒弟,学不出技术来还好说,顶多证明你不适合吃这碗饭,你可以改行去学别的。天底下饿不死勤俭汉。

    但如果练不出“轴”字功,作为一个吊儿郎当的学徒,在当年那种危险度极高的作业环境中,绝对是寸步难行的。

    不客气地说,它事关学徒保不保得住端碗的家伙(手),甚至吃饭的家伙(脑袋)。

    而这个“轴”字功,在保护了徒弟本人生命安全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手里出活的质量作的保证。

    在作业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这种保安全保质量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的,但如果没有这一道,那么结果必然会更加不堪。

    上面所描述的,是当年师徒制工人的大致特征。

    如果非要把与之相应的新派工人也作个概括,恐怕可以用这样三个字,那就是,戗,雅,活。

    说到“戗”,就又回到了咱们前面说到的故事,所谓“技校生不服管”的问题。

    技校生在学校时,全是那副德行,进了工厂以后呢,有条条框框约束了,自然会有挺大的不同,但跟老派工人普遍存在的“顺”劲而言,还是有挺大差异的,可以说或多或少都带着那么点“戗”劲。

    人家技校生属于技能操作科班出身,老师教的东西,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那都是属于有研究、有商量、有探讨的,不像传统老师傅教的那种技术。

    传统老师傅怎么教技术?咱们不妨打个比方,好比一位老师傅,自己鼓捣了一辈子大象的腿,在徒弟面前,他会言之凿凿地宣称,大象就是一根肉柱子。你别问,别争,也别想,死死记住这句话就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