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比如利比垭,战前分别从大毛、二毛各购入一架安-124,结果两架全出了问题。 一架飞回钨苛岚维修,拖着维修费付不起,上半年被二毛拍卖,鋨罗斯的那架也因为缺乏保障,处于准报废状态。 可对集火防务而言,这都不是事儿! 等夏屿购入的这架安-124后期正式运营了,他得想办法跑一趟利比垭。 去看看能不能花个千八百万,把那架僵尸安-124拉回去当器官捐献者,也免得干仗的双方上头了,一发火箭弹把这架瘫痪的大秃鹰彻底干报废。 总共就生产了不到60架,早在90年代就摔了四五架,剩下的哪怕不能飞都很金贵。 除了大毛、二毛两个前蘓联大额遗产继承者,第三方国家运营的安-124就只有阿联鰌的那架状态最好,剩下的国家都是以租代买。 集火防务今天偏偏要打破这个魔咒,安-124一架他买定了。 “漆掉了不少,看状态比我那架伊尔-76MF强?” 登上一架封存的安-124,用系统看过它的相关数据,夏屿和阿列克谢说道。 【项目:Ан-124】 【完整度:98.9%(可整备)】 “是的,封存期间他们会定时给这些安-124通电并进行检修,不像契卡洛夫后期只管一个安保了,所以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让它复活。” 阿列克谢表示这可是安-124,一架顶几百架老安-2,不投入资源的封存是不行的。 “哇哦,那就这架,你能用多久让它复活?” 夏屿比较好奇这個问题。 只是飞单程不坠机,他只需要3个工时。 “三天,三天时间就足够了,只是不是那两架被拆了零件的,这里所有的安-124都只需要三天的初步检修就能启动,并飞往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星飞机制造厂做升级修复。” 阿列克谢很有自信的说道。 人工无法和系统抗衡,效率低了23倍也很正常。 不过买飞机是买飞机的钱,升级是升级的费用,夏屿现在只想把摊子撑起来,没打算一口吃个胖子。 航电什么的可以等以后手头宽裕了再升级,坟场的这6架全是上世纪末封存的早期型的安-124,最大商载只有120吨。 同样等有钱换发动机了,再升级到150吨级的安-124-100M-150标准也不迟。 这120吨也能拉三辆黄鼠狼或两辆主战坦克了,不到20吨的BTR-82S可以拉六辆,就是飞一趟长途平均消耗一辆车。 大毛、二毛定下的收费标准咱也不能恶意竞争不是? “重要的是价格,前后买了这么多东西,我的预算快见底了。” 夏屿和阿列克谢哭穷道。 “不不不,夏洛克,我们相信你的实力,要是手头真紧的话,我们也接受分期付款。” 老阿笑着说道。 谁说毛子楞的,这不挺精明的么,直接把夏屿架上了。 “不过这还不够的话,我有个1+1的方案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卖货,阿列克谢是拿手的。 出道快二十年了,他把无数的装备推销给了黑人、阿拉伯人,甚至还有镁国人,哪怕现在是面对段位更高的夏屿,他也要抓住机会清理一波库存。 “1+1?你的意思是买一送一吗?” 夏屿不确定的问道。 “没错,就是买一送一,这批安-124当年封存不是说每一架状态都不好,而是造的太多,没那么多的需求,为了节省开支才决定封存的,所以除了器官捐献者,这几架机况好的价格便宜不了。” 阿列克谢开始解释具体的情况。 “但伏尔加-第聂伯航空公司的10架安-124这些年一直在全负荷承接全球订单,所以哪怕接受了中期延寿,剩余的飞行寿命也只剩全寿命的不到30%。” 从镁军公布的航空器小时成本来看,越老的飞机运营费用越高,即便还能使用都不经济了。 大毛这批商业运营的安-124比军事运营的损耗更高,十几年飞下来对伏尔加-第聂伯而言,就像鸡蛋厂要淘汰的年老母鸡,奶农要淘汰的高龄乳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