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终江南省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北线往南方移上几公里取消了冷江高铁站。 选址在昭阳的北地建设高铁北站。 这个站点,距离冷江城区实际上,也就十来公里的路程。 又考虑到北地虽然在昭阳市内,但距离城区确实较远。 便由省人民政府拨款,建设一条从昭阳城区,直达昭阳北站的高速公路。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是方便了昭阳市民的出行。 而梅昭铁路也按照国家级的标准,进行全方位的建设。 昭阳也就可以同步接入黄春高铁,进行东进。 不得不承认。 这些举措一经实施,的确是平息了当时甚嚣尘上的争论。 算是皆大欢喜的一种折中措施。 但是看问题,并不是仅仅只看当下。 还要从未来的多方面角度,进行严谨的考察。 就拿今后来说。 昭阳北站,难道真的就给昭阳市民,带来了所谓的便捷吗? 祁同伟虽然并不了解后续的发展,但他这些年来发展经济的目光,以及历经磨练的眼界。 已经足以给出他绝对的答案! 答案是并没有! 首先,昭阳北地就是属于经济极其不发达的地区。 距离昭阳城区,哪怕是修建了高速公路。 但也仅仅只在一定程度上,便捷了城区里的市民。 而城区里同样也有高铁项目。 这条高铁项目,一经并入黄春高铁,那么昭阳北站,也就形同虚设! “所以说,那些看上去能够完美解决当下困境的答案,最终只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 这是祁同伟不想要看见的。 诚然,他可以延续上一世的处理意见。 搞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出来。 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是实干派,要求的是实事求是! 如果解决来解决去,结局却还是停留在顾及双方面子的表象。 这是对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 “梅山与昭阳,都太穷了,他们都希望抓紧一切的机会,来发展当地的经济。” 两位市委书记如此急迫。 祁同伟非常理解。 因为他来江南,本就是抱着将江南给发展起来的想法! 如果能让昭阳与梅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目前的窘境. 那对于全省的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变相的利好。 ““省长,其实昭阳的克己书记,也是有苦难言。” 孙连城小声在祁同伟耳侧低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