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0 国际赛事-《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3)页
    说起这,杨小涛就是一阵无语。
    上次老洪提出这个问题后,杨小涛应下‘要账’的活,可左思右想,还是没有行动。
    要说撕破脸吧,杨小涛倒是不怕。
    那些欠钱的老油条都不怕丢脸,他一个年轻人怕啥?
    主要是怕对方真的没钱啊。
    这件事老洪他们也都清楚,有些人情还是得维持。
    再就是一些研究机构,就像六机部下辖的研究所,专门研究从水下发射的导弹,这计算机的费用他们用的最多,也欠的最多。
    他们能咋办?
    都是为了革命建设,还是这么重要的部门,他们能上门去催债啊。
    那样做,不仅是丢了情分,还会被上级看轻。
    何况他们九部也不是没有收获,最起码花了钱,赚了好名声。
    而在这时候,名声可是很重要的。
    就像当初还是机械厂的时候,机械厂出事,整个四九城近半的工厂都声援支持,最后对方都不得不低头。
    再说国庆的时候,许多工厂的书记、厂长,许多部门的老大可都是力挺九部的。
    这人情,可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于是九部就出台了新规定,以前的欠条慢慢追补,能补得补,不能的继续留档。
    这玩意按杨佑宁的说辞,以后将这些欠条放进纪念馆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对此,杨小涛不做评价,反正都是杨佑宁的提议。
    现在开始,严格控制打欠条的数量。
    不能说一下子刹住车,但也要逐步减少。
    最后就是对于有困难的单位提供方便,甚至对特殊部门免费开放不说,还会提供人员休息室,包吃包住的那种。
    而这一番转变,不仅赢得了其他机部的好感,甚至还有单位主动补交欠条。
    不知道是真的感动还是被杨佑宁的提议吓得,反正是如今的情况正在好转。
    踱步来到卫星研究处,整个车间里都是忙碌的身影。
    王灿跟束兴北两人看到杨小涛过来忙上前招呼。
    简单聊了下现在的进展,如今九部的第一颗通讯卫星马上完工,接下来就是各仪器设备的单独测试,检查相关性能和参数。
    至于火箭那边,还需要七机部做出相应配合。
    这点明年嶲州的基地建城后,就会正式进行。
    如此说来,明年有望发射第一颗通讯卫星。
    束兴北也说了下通讯卫星的情况,新型卫星电话将采用集成电路技术,体积和重量都会降低,通话质量也会提高。
    现如今的研究已经到来收尾阶段,预计完成时间跟卫星一起。
    杨小涛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两件事不能急,需要的是稳。
    随后勉励众人一番,杨小涛来到军械研究所。
    刘向东带着大肚子的江宁宁出来迎接。
    自从江宁宁跟于北结婚后两人一直和睦相处,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有孩子。
    如今这样子,估计两人离当父母也不远了。
    “你这身子不在家休息?”
    江宁宁笑笑,“没事,在家里闷着不好。”
    “在这里也能跟大家说说话。”
    “咋了?你家于北呢?”
    “他啊,一天到晚在城外军营忙着,一周就回来一次。”
    “那可不行,这家里没个人照看咋成?”
    “我妈和奶奶陪着呢,不用他担心。”
    杨小涛跟江宁宁聊了会儿,就问起炮侦雷达的研究进展。
    刘向东接过话题,“我们按照您提供的设计图进行了规划。”
    “金陵十四所那里送去了一部计算机,同时将雷达性能需求发给他们,今上午我问进展呢,他们说再有半个月就能组装好。”
    杨小涛听了满意点头。
    别看这半个月时间短,但金陵十四所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了准备。
    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将各项可能都做好了,故此得到设计图后才能从容应对。
    “我们这次设计的雷达测距在二十公里以内,按照要求能够对该区域的迫击炮炮弹进行追踪、反馈、计算和应答。”
    “其他设备也都会在半个月内陆续到位。”
    “我们还准备改装夔牛装甲车,使之成为搭载平台,便于机动.”
    刘向东将研究进展跟杨小涛简单说明,杨小涛满意点头。
    “时间要抓紧,我可是跟上面保证过的,不能失言啊。”
    刘向东笑笑,然后用力保证道,“杨部你放心,大家心里都知道,肯定如期完成任务。”
    “行,你们加油。”
    杨小涛说完就准备离开,可刘向东却是开口说道,“杨部,还有件事要跟您说说。”
    杨小涛停下脚步,“你说。”
    “这个,这个我转述的啊,这个金陵十四所的王晴同志,想要多要两台计算机,先跟我说说,让我向您提一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