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火炮上刺刀-《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
    “火力还是不够。”叶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判断。
    盛庸是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今后火力或许是一场大战的开始,但是一场大战的结束一定是肉搏战。
    不能说盛庸的判断不对。
    但是叶沈给出的判断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火力不够。需要加强,再加强。
    叶沈想起手榴弹的爆炸,心中暗道:“开花弹什么时候能好啊。”
    开花弹,就是给弹药之中填装火药,打出去能爆炸的炮弹。
    这样的设计很早就用。
    但是想要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何夕看过实验,开花弹最大的问题是不稳定。不能保证,开花弹在什么时候爆炸,也就是说,这开花弹很有可能在炮膛之中就爆炸了。
    原理很简单,但是技术却不牢靠。
    这就涉及到何夕的盲区了。如何才能让炮弹精准的爆炸。更重要是方便加工生产,成本还不能高。何夕是不知道,但是何夕知道一点,那就是对军队来说,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明军很早就大规模使用火器,甚至可以说明军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时候,西方人还不知道在做什么。但是为什么先进的火药武器最后被清廷用刀剑干翻了。因为对于明军将士来说,火铳还不如烧火棍的,毕竟烧火棍不会炸死自己。
    火器已经污名化了。
    所以,对于不可靠的武器,何夕决计不会让他们投入使用的。
    只有稳定可靠的武器,才能让将士们放心大胆乃至创新的使用。而不可靠的武器,即便概率很低。将士们也会抵制的。
    不过,开花弹虽然不行。但是其他弹种,却并不是没有实验的。
    叶沈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偏西了。这里从清晨打到了现在。剩下的时间,只够最后一次进攻了。
    叶沈随即下令,今天最后一次进攻开始了。
    依旧是盾车开路。只是这一次盾车之后的,不是别的。而是大炮。
    这种炮是明军行军炮之中最简便的炮了。炮声只有一米长一点。三百多斤。所以几个人能推得动,更重一些,就要用马拉了。
    但是即便如此,从炮兵阵地上,将火炮推上来,也要用笔之前更多的时间。
    盛庸见状,不由皱眉。
    他心中暗道:“不好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