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菲接过钓竿,便把它递给颜金,道: “你试试,比钓鱼简单多了。青蛙好笨的,你只要在它面前晃动,它以为是蚊子和小飞虫,就会咬钩。” 钓青蛙和钓鱼不同的是,钓鱼不知道水下到底有没有猎物,只能凭运气,把钓竿下到水里等待猎物咬钩。 而钓青蛙则是要看到田里的青蛙,然后把钓竿上的饵料直接伸到青蛙面前抖动,让青蛙咬饵。 赵菲示范了一次,颜金就学会了,她拿起钓竿,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 现在的青蛙特别多,一块水田里,随便走进去,荫凉的稻穗下,随处都可以看到青蛙的身影,瘦小的还不要,专捡肥大的钓。 虽然青蛙是益虫,都教育孩子要爱护青蛙,可是真地在农村又不是那么回事。 青蛙不象城市里那么稀罕,难以看到,满田里都是,村里人也就兴不起保护之心了。 不过,钓青蛙只是孩子们喜欢的行为,因此,并不存在把青蛙钓得断子绝孙的危险。 就在颜金钓得兴致勃勃的时候,刘雨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枝长树枝做成的钓竿,钓竿下面垂了一条坚韧的工具线,随手刨开松软的泥土,从里面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蚯蚓绑在线端,就成了一个象模象样的钓午了。 “来,咱们比比,从现在起,看谁钓得多?” 刘雨下了挑战书。 “好,没问题,我也掌握了窍门,那就来试试吧。” 颜金玩兴大起,作为小镇上的孩子,玩钓青蛙这种比试,对她也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一场激烈的比赛就此展开。 钓青蛙可不是地主就能占便宜的,也许是颜金运气好,也许是她心灵手巧,到吴秀莲喊她们吃点心的时候,颜金已经钓了30多只又肥又大的青蛙了,而刘雨一数,只有20多头。 颜金没想到自已能赢,把钓竿还给刘雨,高兴地提着装在塑料袋里的战利品,回到吴秀莲家。 “外婆,你看,这是我钓的青蛙。” 跟着赵菲叫吴秀莲外婆,颜金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而且也叫得特别亲热。 吴秀莲也很喜欢这个干干净净、看来起很斯文的小镇女孩,笑着接过来夸道: “今晚上番鸭有口福了。” 一物克一物,生物链的循环在这里并没有化作诗词歌赋上的矫情,番鸭们美美地吃了一顿青蛙大餐,呱呱地跟在主人后面欢叫,似乎在讨要着: “还有没有?还有没有?” 赵菲一看,这次外婆做的是面线番鸭汤,颜金碗里还有一个大鸭腿。 颜金见赵菲没有,不安地道: “这个鸭腿给你吃吧?” “你是第一次来,客人,外婆给你的你就吃吧!” 赵菲知道外婆肯定把另一只腿留着明天给小舅舅了,不过这也正常,她才不会在这种小事上捻酸吃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