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去去,小心脏了手,一会不是要上学了吗?” 刘桂珍赶着赵国智。 赵菲听了心中一凉,细节之处,才会体会到刘桂珍仍是重男轻女的。叫她挑鸭毛就不怕脏了手,就不怕她会耽误了上学,她还要毕业考呢! 上一世正是因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所以才随便点头答应了母亲嫁给那个黄家仁,以为有了自已的家,丈夫年纪又大一些,会更体贴人,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乐趣。 不过,赵菲不会把气撒在弟弟身上,他也是无辜的,就象现在,刘桂珍赶他,他也不走,仍是笑咪咪地凑在赵菲身边道: “上学还有半个小时呢,我早就挑好了。” 刘桂珍听他这么一说,也没办法,嘴里只是念叨着: “男孩子不要做太多家务事,以后长大了娶老婆,就会变成老婆奴了。” 这还真是“我儿子有能力不用做家务,我媳妇懒不做家务”的愚昧型婆婆,估计谁家女儿嫁入赵家,日子也不会好过。赵菲不无腹诽地想。 三个人一齐动手就快多了,一会儿,20多根最粗最长的鸭毛便被挑了出来,洗干净之后,刘桂珍便让赵国智找来两根细铁丝,一根十支羽毛串了起来。 串好后,再把羽毛凑紧,两边铁丝都各打了个结,以防羽毛溜出来,羽毛下部,则找出一碎小布,插入一条趁手的竹柄做扇柄,缝合起来,巧手修饰之下,一把漂亮的羽毛扇就做好了。 赵国智一看双眼放光,拿起羽毛扇用力扇了扇,道: “风好大,不错,凉快,又轻便!” “妈,你这手艺,再做精致点,可以拿去店里卖了。对了,可以寄在二姨家的店里试试。” 赵菲觉得母亲这一手的确可圈可点,而且取材方便,真要拿到县城去卖,没准是个好收入。 “说是这么说,真的有人买吗?”刘桂珍心有疑虑,“如果真要做寄到店里去卖,咱家这点鸭毛肯定不够,还得去找别人收。卖不出去的话,这成本就亏了。” “试试呗,先做五六把试试,等爸有进城,让他拿到二姨那寄卖,现在这种天气,正是缺货的季节。” 能让家里人多一种收入,赵菲也不遗余力。现在扇子的品种并不丰富,羽毛扇在市面上还没有,不知道母亲怎么想出来的。 赵菲正想着,刘桂珍自行解说了: “我就是听了收音机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描写,才有了灵感。” 没想到,母亲也有心灵手巧这方面,看来,自已身上到底流淌的是母亲的血,有一些遗传能力,始终沉沉浮浮、若明若暗地呈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