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国智后面说的“永远都支持你”的话,让曾老师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好象被他打了一巴掌那样难受: “就算是做了错事也支持?” 曾老师阴恻恻地问赵国智。此时他心里早就把陈秋香抛到脑后去了,就算她爸是镇里分管教育的领导又如何?这下是曾老师和学生在抢回自已面子的问题了。 “错事?从家里带一朵山茶来也是错事吗?这朵,是早上我们从家里带来的,我妹随手塞给我姐的。 老师,你到底听谁妖言惑众,居然为了一朵茶,就说我姐和别人有那种感情?” 赵国智气坏了,如果不是他亲眼看到妹妹把山茶塞到姐姐手里,任何一个外人,都会更加相信曾老师,而不会相信赵菲的。 大家下意识地会认为,老师就是为了学生好,才会关注此事。否则,就一朵茶,老师也没有必要拿来做文章。 可是谁又知道,曾老师今年,正好需要评中级职称。 这个年代,职称晋级等于工资加码,是实打实的长远利益。但是,评职称也不是那么容易,现在教师评职称,首先要看学校里有没有职数。 这个职数是县人事局统一按学校里专业职称教师比例分配给学校的,而且相对固定,打个比方说:黄坑中学里按教师人头比例,只能有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30人。这个职称数目就是定死的,不能无故增加。 如果中级职称已经达到满额的20人,就算你条件到了,也不能评中级了。后来者想要评职称,除非这个中级职称有空余出来。 比如说正好有中级职称的老师调走了,或者有中级职称的老师退休了,这样后面够条件的人才有机会补位。 所以,有的老师,甚至做了一辈子,都评不到中级职称。职称名额不够是一个原因,但在评职称的过程中,许多人为因素的左右也是一个原因。 比如,学校里有了一个中级职称的空额,到条件的老师却不止一个,那就要靠这些到条件老师自已的能力了。而这个所谓的能力,中间又有许多猫腻…… 曾老师,这次正好遇上了这样的机会。学校一个中级职称的老师退休了,好不容易空出一个位置,但是据他了解,达到中级职称条件的老师,不下五人。 陈秋香的父亲,是镇里分管教育的宣传委员,如果陈宣委说一句话,顶得上校长说十句。只要搞定陈宣,那么中级职称就稳稳在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