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外公现在是非常确认,顾先宏果然是识人不明。 话题就不再放在他们唯一还熟悉一点的顾先宏身上,而是放在了北冥策身上。 “阿策,你几年多大了?” “19” “那正上大学吧?” “没” “那是上高中?”现在有许多考不上大学的,会选择复读一年,“没关系,这次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的。” “没” 这情况简直是太尴尬了,顾元筠就解释道,“初中,初中毕业,之后上学有些不方便。” 对于北冥策的身份,外公就是用的早年离家出走的弟弟,在外边收的义孙,叫顾元策。 至于那弟弟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为什么收的是义孙而不是义子,他们都没问。 所以,此时听到顾元筠的话,就立刻发散思维了。 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孩子,居无定所的,估计连户口都不好上,上学更是个难题。 小墩也不由的感慨,都说自家的条件不好,但是现在看来他还是有个家的,还有一心为他着想的爷爷、妈妈和哥哥。 齐爷爷感同身受,对这位义孙也是非常同情。 即使是没上过学的北冥策都知道,这初中毕业就是刚过了文盲的标准,这简直是在骂人了。 于是,北冥策第一次说了最长的一句话,“我不是初中毕业,就连小学都没上过。” 都是他大伯请了专门的师傅教的,好几个老师就为他一个学生服务,而且还是哪个老师不好就立刻开除。 只是这后半句话,在顾元筠瞪视的目光就没说出来。 顾元筠松了一口气,她当然知道这家伙要说什么,可是等他说出来,自己的谎言岂不就是被揭穿了? 只是北冥策这一句话,说的家人更加的心酸起来。 外婆就说道,“好孩子,真是委屈你了。” 作为国学大师,教育界的老前辈,她最见不得因为贫穷而辍学的孩子。更何况还是跟他们家有些亲戚关系的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