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我力能扛鼎》
            
            
            
                
    第(1/3)页
    ——别后多日,你近况如何?
    ——第二批千里眼已至,备极工巧,晴天能望二十里。
    ——快要冬至了,渐入严寒,万请珍重。
    晏少昰回头又去读了一遍,觉得“万请珍重”太过了,划掉这四字,改成了一句更热乎的,“新年新气象,年根你多买几身新衣,别抠那点银子”。
    廿一在帐外站了半个时辰,听着里头又有团纸团子的动静,这侍卫头子无甚表情地想:第七份了。
    半个时辰写了七八遍废稿,也不知道雕琢出了什么妙句。廿一本以为殿下只是写点关怀挂念的话,这下一百个确定了,殿下是正儿八经在写情信。
    ——离别仓促,有话未尽,留待以后说。
    砚台里的墨从边缘干到里头,只剩一个圆芯了。
    晏少昰忽然停了笔,平时就爱皱着的眉捋不直,灯下更显得苦大仇深的。
    大抵是他不常写信,明明每一个字都仔细推敲过了,也没缺字少划的,可这么些字凑一张纸上,总觉得……
    难堪。
    晏少昰从复杂的心绪中扯出这么个词来,觉得再准确不过了。
    好像信出了这道门,暗里就会有无数双眼睛剥开信封,恶意地窥伺,滑稽地揣度,嬉皮笑脸地谈论里边的每一句,指摘他每一个仔细推敲过的字,用字的每一条笔画作刀,破他的腹,剖他的心,啃噬他的骨血……
    心事一写出来,就成了不被人珍重的东西。
    他忽然有些恼,提声唤。
    “廿一,取一套鲁班锁来。”
    外边半天没动静,廿一隔着帘问:“……殿下说真的?”
    鲁班锁,鲁班匠人改良了千年的锁,以繁复、多变、难解而闻名。军中有时会用于递送国书,防着两方使臣龃龉,路上损毁或篡改国书。
    最新琢磨出来的一套鲁班锁是精铁做的,以八达扣榫卯法里外嵌套两重,组装好是个有棱有角的铁疙瘩。但凡是个脑子不够聪明的人,解一辈子也别想解开。里头能装下双手抱球那么大的东西。
    廿一:“万一姑娘打不开……?”
    晏少昰冷笑:“该她打不开。”
    那缺心少肺的东西,走前叮嘱她“有事来信”,她竟“无事一字不写”!出门半个月了,没见天津那头送过来只言片语。
    廿一从殿下八岁时跟上他的,等于陪殿下走过了一半的岁月,知道小主子是心里边别扭。
    廿一闷笑两声,出去取鲁班锁。刚走出几步,看见传令兵背着信匣来了。
    “殿下!天津的信来了!”
    里头的脚步声几个大步蹿到了帐帘前,人却没出来,晏少昰双手攥了攥掌心,徐徐踱着步,又回了桌前坐下。
    “进。”
    传令兵亲自送进去,看见殿下捧着一本书,看得很是入神,一个眼风也没扫他,只“唔”了一声:“放桌上罢。”
    等传令兵一走,信匣就忙不迭地开了盖。
    门前几个影卫各个长了两条灵耳,手背掩着口,快要笑厥过去了。
    信纸都是竖排线,她却专门横过来用,晏少昰得迁就她从左往右地读。
    “尊敬的二殿下:
    您好!收到您百忙之中寄来的一杆白梅花,我甚是感激。
    可惜那花不耐活,没两天就蔫吧死了。但殿下赏的,那能随便扔么,那不能,我找了个破锅埋进去了,听说梅花插枝能活,看它造化吧。
    您是让我学习梅花不畏严寒、逆势盛开的气节,我领悟到了。
    其实我更想要草原上的牦牛肉干,还有御寒的皮毛,我这里皮裘大衣卖十几两一件,贵得离谱。殿下下回寄信的时候,麻烦给我捎几条,谢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