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雷诺的橄榄枝-《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不过,具体到销售的情况。韩俊并不直接过问,在他这个位置,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是以,上午在路上看到那辆驶向海龙基地的梅甘娜,韩俊也没有往深处想。此时人家过来说要谈谈合作的事情,韩俊自然想到不了。再者说,韩俊已经跟麦克代森商议好了,要在美国的密歇根建立工厂进行在美国的本土化策略。

    是以,国内的这些情况。韩俊并不是太关心。也没有想到会有外国公司会主动找到自己来谈谈合作的问题。毕竟国外许多的知名企业。都是百年。甚至几百年传承,不管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不管是在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运作等方面都要好于中国企业。是以。他们一般面对中国企业的时候,都有极大的心里优势。趾高气昂的也都是平平常。

    而雷诺公司的人居然能找到这里来,还一等就是一下午,这份执着也让韩俊有些惊讶。

    “他们什么来头啊?”韩俊问周明瑶道。

    周明瑶身为韩俊的秘书,见到雷诺公司的人过来之后,虽然联系不到韩俊,可她也没有在这里傻等,立刻调集她所能掌握的资源对这帮人进行了分析之后,才得出他们是想跟海龙合作的结论。

    “他们应该是三江雷诺的外资方负责人派来的。”周明瑶说道。

    ――――――――――――――――――――――――――――

    在她的讲解下,韩俊了解了一些之前他所不太清楚的事情。

    雷诺公司所生产的轿车,在欧洲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同时,他自身也可谓是欧洲汽车的巨头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经济倒退严重,不少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在汽车行业,也是一样,那时,世界上不少汽车企业纷纷进军中国,与中国的企业合作来达到本土化销售策略,生产他们的汽车。

    而雷诺汽车,作为欧洲的一线品牌,在这个动作上,反应速度自然也不能慢于同行们。只是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却并没有经过细致的考察研究,对市场的估计也有些不足。

    1994年,匆匆进入中国的雷诺,与三江航天集团共同出资9800万美元在湖北孝感匆匆上马了其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项目――三江雷诺汽车公司,三江集团持股55%,雷诺持股45%,合作期限30年。主要生产塔菲克商务车,也就是当年标致大面包。

    按照最初的设计,当年以ckd方式投产。

    ckd在工业领域称作“全散件组装”,顾名思义这个“全散件组装”,就是雷诺公司将在法国生产的塔菲克商务车的所有零部件直接运抵中国,毕竟人家的生产工艺更高,而国内的劳动力相当的廉价,这样组装起来的车,价格便可以相对低的多。

    ckd比直接引进整车的好处在于,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要远低于整车进口的关税,通过这种办法可以降低关税成本;同时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总装整车,可以降低汽车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散件也比整车更便于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到了1997年的,塔菲克的产销量已经达到了千余辆。1998年底,涂装、焊装、总装三条生产线全面建成,让三江雷诺具备了年产15万辆的能力。

    可实际的销量却让中外双方大跌眼镜!

    从1994年合资开始,到2000年这8年的时间里,塔菲克客车一共才销售了4000余辆!换句话说,平均每年才销售500辆!这对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来说,绝对是无法忍受的。

    在此期间,1997年雷诺在欧洲推出了一款新车梅甘娜i,欧洲市场为雷诺立下了赫赫战功,年度销量全球达到了70万辆!至今马上就要突破400万辆了。

    两相对比之下。三江雷诺几乎成了一个鸡肋。

    但是雷诺汽车在中国,似乎在营销策略上,总是与别人隔一路。1999年之前,雷诺整车出口到中国的乘用车。基本上是面对外交官和外籍人员。销量十分少,或者连少都算不上,只能用“稀少”来形容。

    然后02年的时候,雷诺也从法国直接整车出口到中国一部分车型。比如风景、梅甘娜。但是销量始终提不上去。并非雷诺汽车的质量不行,而是他们似乎并不被市场所认可。

    那种欧洲很牛逼,在亚洲却遭遇滑铁卢,强烈的反产恐怕他们自己也想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了。

    “这……就是他们想跟我们合作的原因?”听完周明瑶的话,韩俊问道,心里暗忖,海龙汽车成立一年,但是销量却几乎是他们从04年开始到现在的十几倍,难道他们是想来取经的?

    韩俊很清楚雷诺公司的实力。也明白他们家生产的汽车很是不错。但放在中国用句俗话来说。似乎就是――不认这个牌子。殊不知。雷诺在欧洲可是一线品牌呢。

    转念一想,韩俊又说道:“他们不是跟那个什么三江集团合资的吗?怎么又想找上我们呢?”

    而周明瑶则说:“我刚刚了解了一下,实际上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雷诺就跟三江集团和平分手了。目前雷诺在中国没有任何合作伙伴。”

    “哟,这么说来。他们也够可怜得。”韩俊耸耸肩,随着周明瑶缓缓步入电梯。

    ――――――――――――――――――――――――――――

    来到会客厅,韩俊便见到了两男一女三个陌生人,两个男的是典型的西方人而那个女的,则是东方面孔,相貌普通,在韩俊看来也就是翻译。

    在周明瑶的介绍下,他们才知道,眼前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就是海鑫集团的老板!

    “韩俊先生,您好,我们来自雷诺中国公司,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您,这位是我们的总经理科林.戈尔先生,这是戈尔先生的助手,赛斯.贝恩,我是翻译李慧。”小翻译不疾不徐地说道,倒没有对韩俊表现的多么热情。当然,人家仅仅是个翻译而已,自然不可能把科林和赛斯的所有感情都表达出来。

    韩俊点点头,居于主人位,很有风度地跟俩人问好示意。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开门见山,之前,我们海鑫集团似乎没有跟雷诺公司有过生意上的来往。还不知道,贵公司远道而来,有何贵干?”简单的含蓄过后,韩俊直接问道,虽然周明瑶猜他们是来寻求合作的,但至于是什么样的合作,怎么合作,韩俊还都不太清楚,这一切,可总要问清楚了才好。

    万一又跟丰田公司那样的合作,不做也罢。

    在翻译李慧的帮助下,科林.戈尔说明了的自己的来意。

    情况跟周明瑶猜测的差不多,他们的确是想过来寻求合作。不过,韩俊显然小看了他们的诚意。这个科林,将他们在中国经营的这几年的情况一一给韩俊叙述了一遍,跟周明瑶讲的差不多,却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原因……

    最初,雷诺跟三江航天集团合资,生产塔菲克客车,最初因为使用ckd模式投产,产销能力并不强。可后来生产线落成了之后,销量依然惨淡,这让雷诺公司有些无法忍受。

    可是,在经营上,他们跟三江集团几乎始终都是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法方认为,中国的管理和决策存在严重的问题,服务不到位也是制约销量的一个根本原因。但是,中方认为,法方合资8年一直坚持采用进口发动机,使“塔菲克”的市场价格就比其后引进但是采用国产发动机的竞争产品高出5万多元,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才导致了目前的这种情况……

    听他们说道这里,韩俊在心里暗自点头,至少这个科林在叙述这个问题上十分的客观,并没有一味地指责对方,将自身的原因也罗列了进去,没有对韩俊进行误导。至少到现在。韩俊也清楚了他们双方的分手并不是因为某一方单方面的原因。似乎……反而是有一种水土不服的感觉。

    实际上,韩俊听他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一个经营上的问题。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并没有做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对于市场的细分不够。同时对自身产品定位也不足。塔菲克是一款商务客车,如果单纯拉一般的客人,远没有国产客车来的实惠。而如果是重要的客人,用塔菲克显然不如用轿车更显的尊重。

    试想……兄弟公司或者重要客户来到自己这里。你不派高档轿车去接送,却弄个可以拉*人的“大面包”去,不觉得跌份吗?

    在国人的眼里,轿车才是高档的象征。一款进口的商用客车,显然在价格上就没有任何优势。同样的,塔菲克在中国遭遇失败,直接导致了梅甘娜的销量在中国也大受影响。

    因为塔菲克作为一个品牌普及的作用,几乎跟没有一样,单纯凭着一个“陌生”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中打拼。没有力压群雄的绝对亮点。那么。他们在中国遭遇销售上的滑铁卢,韩俊一点儿都不意外。

    想想尊域当初,超时代的外形就能引来眼球无数。加上细致的做工,虽然同样在惨烈的市场中竞争。可总归是在自己的家门口啊。

    紧接着,科林告诉韩俊,因为双方在意见上始终不能统一,加上销量实在惨淡,公司也是连年亏损,员工士气低迷,连带着整车进口的销量也大受影响。终于在去年(2000年)8月的时候,双方分道扬镳。

    原本30年的合作协议,仅仅8年就宣告结束,不管是对三江也好,雷诺也罢,都是个沉重的打击。而雷诺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