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你回来了?-《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韩俊喜欢造势,但他造的并非自己的势,而是产品的势,从来都是如此。不管韩俊高调也好,低调也罢,目标始终都是自己的产品,而对于他自己,报纸上倒经常有他的名字,也有他的话,但是对于在电视上报纸杂志上路面,韩俊反而没有那么热衷。

    凭着几张模糊的照片,和几个有些失真的现场报道画面,即便当韩俊真正站在你的面前的是,你也不见得会立刻认出他来。这个事情很容易理解,即便是吕文,也不是三天两头在电视上露面,而在大街上看到他的人,很少有人能立刻意识到,这人是市委副书记是一样的。

    而魏明君就是没有认出韩俊的样子。

    可魏明君不知道,但是罗玉新去去专门查了一下。得到的结果,让他惊讶……

    虽然韩俊的家究竟住在哪里,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通过所有朋友的复述,罗玉新愈发地觉得,给魏明君脸色看的那个年轻人,应该是韩俊无疑!为了进一步确认他的猜测,三天以后,他从滨海日报是的朋友那里,弄来了一张韩俊的照片,并把魏明君叫到了办公室。

    “小魏,那天你看到的那个业主,是不是这个人?”说着,罗玉新便把韩俊的照片推到了魏明君的跟前。

    拿起照片,魏明君仔细一端详,便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他!”心里却是一阵疑惑,罗局从哪弄来的照片呀?这效率可是够高的呀。

    虽然得到了确认的消息,可罗玉新的心瞬间一沉。暗道不好。

    韩俊是什么人?他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呀!6月份开始的水灾,他率领海鑫集团倾尽全力捐助巨额资金抗洪救灾,据说光物资的费用就高达一个亿,后续还有那不知道有多少钱的救灾慈善基金!现在全滨海员工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同时随着海龙汽车的日渐完善也预示着,海鑫集团必然会是全滨海员工数量最多的企业,这次没有之一!

    这是个什么概念?仅仅凭着员工数量,政府就绝对会回护韩俊。即便他们并不直接听命于滨海市政府,可光这份荣耀就不是他们能轻易触及的。同时,坊间盛传,韩俊此人很受首长的器重,曾经秘密召见韩俊进京问话。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如果韩俊愿意,他的生意完全可以再次扩大一个别人都无法想象的到的规模。

    很快的,罗玉新就做出了决定。

    这片海边别墅区的确没有什么有权有势的人,大部分依然是暴发户。可韩俊这个所谓的“暴发户”。却有着跟一般暴发户大不一样的背景。他自己或许没有什么权势。而跟他走的极近的人,又有几个是毫无权势的?

    “小魏,这事儿就这么算了。不要再去找他们,他们装就装吧。如果有人问起,就说他们是经过单位授权的。”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罗玉新如释重负,或许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好的办法,最佳的选择。跟他死磕立威或许不错,可是闹大了,对他们来说却是致命的。当然,广电局依然会存在,只是掌管他的人恐怕就要换上一换了,罗玉新不是傻子,他自然分得清轻重。在他看来,什么收入也好,业务也罢,都没有权利的稳定来的实惠。

    罗玉新的话,对于魏明君来说就是圣旨,可他很疑惑为什么罗玉新的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快,下意识地问道:“罗局,这个叫韩俊的是……”

    “滨海最出名的那帮人,有几个叫韩俊的?”

    “啊!?是他!?”听罗玉新这样说,魏明君总算是知道,这次给他排头吃的是谁了,此时的他,哪里还能升起什么找场子的念头?祈求人家韩俊对他没有任何兴趣,最好直接忘掉了有这样一码事儿最好了。

    实际上,韩俊觉得,广电局的这帮人绝对不会是那种“打落门牙肚里咽”的主,没准儿就已经窝着坏心思准备再次找上门来呢。韩俊也不是没有准备的,只是他并没有想到,当人家知道他是谁的时候,借他们一个胆子,他们还能不知死活地往上凑吗?

    可似乎韩俊最近的运气很不好,广电局的事情他还不知道已经了结了的时候,海龙汽车那边,又出问题了……

    ――――――――――――――――――――――――――――――

    海龙汽车生产线的安装工作,因为韩俊赶走了通用那帮二百五技师,导致工程进度大大的延缓了,但是所有人都对此十分的用心。韩俊的做法虽然粗暴,对于中方的技师来说,却是十分的解气。其实就连吕文对于韩俊这种毫不姑息迁就的做法很赞赏,不过人心凝聚了起来,问题同样存在,生产线铺设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早期招聘的一万名工人,已经培训的差不多了,只等着生产线铺设完毕,就开始进行试生产。

    刘亮领衔的设计部早就跃跃欲试了,自从韩俊把画稿交给他,那些画稿上的汽车图样就刺激着刘亮的小心肝儿。现代男人爱车,就如同古代勇士爱马,随便问问身边的男人,有几个对车一无所知的?他可以买不起,但并不代表他不向往。

    刘亮原本在广告部,但自从韩俊把画稿给他看过之后,他就被调到了海龙汽车的设计部,联合招聘以及猎头挖角来的汽车设计师一起研究画稿上的汽车。毕竟上面只有外形,虽然好看,但各项参数必须要整合出来。一辆汽车大到整个车身,小到反光镜的尺寸,都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少有偏颇,要么这个车让人看起来很别扭,要么风阻系数会变的很高。简单来说,即不好看。又不安全。

    可经过这眼瞅着一年多的研究,成熟的车型,也就是说可以投产的车型一共测算出来三辆。这三辆车的各项参数,在一帮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呈现了出来。

    毕竟这帮设计人员的工作,远远比其他厂商的设计人员来的轻松的多,因为外形的原稿已经有了,甚至内饰都有大体的外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细化一下参数。根本不需要谋杀脑细胞去思考车子的外形。

    但是工作做完了,总需要来试试成果,但是生产线迟迟不能铺设成功,总是让刘亮他们纠结不已。有的时候,他们甚至想借saic的生产线来实验实验,当然,这也仅仅是个天真的想法儿而已。这个车型,海龙的知识产权部门已经做了严格的保密。只要一进入试生产的程序。立刻会被注册专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