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票 大战!【求票】-《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维斯格,你瞧,如果不是老板和他派来的工作人员的协助,icq是否还能跟现在这样完美?你现在还认为把icq卖给老板是个错误吗?呵呵!”临走的时候,麦克代森单独给维斯格说的悄悄话让久久不能平静。

    正如他所说,如果不是没有大鼓小鼓和中国来的这帮看起来技术不怎么样但实际水平不低的程序员的帮助,他可以肯定icq绝对不会这么快就开发出来,也绝对不会这么完善。当然,这种完善也是相对的。如果没有韩俊不断提供的资金,至少服务器这一点他们绝对不可能做的比现在更好。

    而且,开发中国市场,国际多语言市场也是一步很高明的策略,从整体上来说icq就是即时通信软件的鼻祖,开山之作,但这个软件并不复杂,破解起来也不会多么费劲。

    如果他们不占领别的语言市场,那么别人也会占领,而且这个时候的用户根本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先驱者永远不如跟进者完美,因为跟进者可以避免先驱者所犯下的错误。

    当麦克代森说完之后,维斯格就在想,如果这件事让自己来做,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源代码并不复杂,如果别的国家、地区制作出同类型的软件,没有语言优势的他们能否竞争的过,或许也只有美国一地的用户才会选择icq吧?

    维斯格忽然有一阵后怕,跟着麦克代森和皮埃尔这段时间,看着他们发展的如此迅猛。ebay正准备上市融资,他们的眼光也随之开阔,现在想来,或许他当初就是想着小富即安来着。

    “让世界近在咫尺!”在经过他们的多次探讨之后。被确定成icq的宣传语。预计7月初正是上线,挂在网络上供人免费下载。

    而就在icq正式推出前不久,滨海也是一派相当热闹的景象……

    ――――――――――――――――――――

    海鑫地产的写字楼工程做的如火如荼,韩俊又不断的在各大媒体面前作秀。各种宴请,会议,他几乎天天参加。

    如果不是韩俊实在太忙,吕文邀请大评选个滨海“十大杰出青年”,这种事情对韩俊来说太无聊,他没准就真去了。

    自行车厂的二期早就建好了,但是韩俊并没有大面积的招募新工人,而是从老厂调了一部分工人过去,加上招募的少许工人。两个工厂同时开工。但效率却不见得能提高多少。

    尽管许多人都和不理解老板为何不招募工人。但所有的高层都闭口不谈,他们也就没有废话了,老板都不着急。他们急什么呢?

    5月份是茶叶采摘的季节,海鑫集团名下的茶园着实火了一把。从93年开始,政府大力扶持农业产业结构改革,转一般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崂山绿茶首当其冲,以其优良的品质担纲农业结构改革的排头兵,领衔滨海。

    而韩俊有着杨一鹤老汉多年的经验为其“掌炉”,所出产的茶叶品质在滨海一地都是数得上的上乘,远销各大省市,就连江浙地区,也能见到崂山绿茶的踪影。

    苏维康名下还经营着一家绿石馆,从海鑫总部直接调拨过去的绿茶却成了他绿石馆的主要生意,他自己都笑称,他那边哪里是什么绿石馆,分明就是一座茶楼嘛!

    而整合起来的崂山周边的茶园的,年产茶百十几吨,数量比不上南方的大茶园,好在优质茶叶的数量不少,很快就被市场所认可。

    而原先韩俊凭以发家的绿石博物馆,相较之下反倒成了鸡肋,毕竟玉石这种东西毕竟太过小众,它跟大多数市民们喜饮的茶叶可不同,市场小决定了它的盈利点不会高过绿茶,更不用说铜矿了。

    博物馆最大的盈利点是块头极大的旱石,但问题是滨海有能力购买的单位基本都已经买了,剩下的那些单位要么不感兴趣,要么直接买不起,换句话说,也就是市场饱和。

    一时间,倒让绿石馆成了整个儿海鑫集团的“包袱”,但是,不管韩俊还是朱培江,对博物馆的感情都特别的深厚,毕竟当初是这些石头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金钱,而他们也正是以这些石头为起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即便绿石馆收入少点,但还不至于赔钱,这一点韩俊还是很满意的,他并不介意一直把博物馆列在集团里,没有了绿石博物馆,那海鑫集团还叫海鑫集团吗?

    新的办公地点“海鑫大厦”的主体已经初具规模,任谁都看得出来这栋28层的写字楼没准儿会提前完工。而韩俊这个外人眼中的炒作高手果然没有闲着,仿佛深谙“一招鲜吃遍天”似的,又开始卖他的期房。

    已经有了“天福花园”的成功案例,没有人会对“海鑫大厦”的质量提出质疑,况且海鑫集团以后也是要在这里办公的。不过写字楼的期房跟住宅可不一样,如果是公司来买,人家自然是希望能来这里办公的,对于公司来讲,流动资金十分的重要,就算有贷款,肯拿30%首付的公司也不多,是以,来买期房的大都是投资客。不过对于韩俊来说,谁来都是一样的,只要你来买我的房子。

    飞艇被运回香港没多久,韩俊又着人将其拉了回来,如果不是觉得一直用飞艇会造成审美疲劳,韩俊就直接将其买下来了。

    天天让人在滨海上空飞来飞去,为“海鑫大厦”做着宣传。说起效果,却还是不错的。从5份开始一直到6月中旬,一共卖出了30%的房产。让韩俊又着实大赚了一笔。

    韩俊在这边忙的不亦乐乎,而长风国际似乎根本就忘记了要收购海鑫集团了一样,一直都是按兵不动。

    似乎前端时间的传言。也仅仅是传言那么简单而已。

    但得到确切消息的韩俊却不这样想。他认为长风国际的人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海鑫集团放松警惕的时机。

    可问题是韩俊会放松警惕吗?很显然不会。

    同时,韩俊也不想一直跟他们这样死耗下去,因为他的机会已经来了!

    经过接近半年的准备。6月中旬的时候,朱培江终于告诉了韩俊一个消息:“所有的事情,都办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