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滨海这个城市不仅有山有海,还有一个让它驰名中外的特产――啤酒,早在20世纪初,德占时期,就有德、英两国的商人在登州路建立了一家合资的啤酒公司,引进当时德国啤酒的生产工艺,利用崂山天然的矿泉水,生产啤酒供应给德军以及周边的市民饮用,解放后,这座啤酒厂保留了下来,近百年的工艺让它无论在口感上还是工艺上,都沿袭了德国啤酒的优点,并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深受市民们的喜爱,每到夏天,喝散啤,就烤肉几乎成了传统。并且在国内以及国际上,滨海的啤酒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初于长胜在滨海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点,与滨海啤酒厂的领导一番沟通之后,在1992年8月期间举办了第一届滨海国际啤酒节,大大带动了旅游业的收益。 不过在啤酒节火爆的同时,问题依然很明显,在当时,因为第一次举办,对火爆程度估计不足,又没有专门的会场,仅在登州路,以及滨海游客比较多的公园、广场内设立临时会场,游客们品尝美酒的同时,也抱怨会场的狭小。 相关负责人员也发现了游客不能集中所带来的些许影响,到了93年的时候,这种影响尤甚。是以,为国际啤酒节设立一个专门的会场来把游客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益,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成立,给了关注此事的领导们一个机会。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如果在度假区内设立一个巨型的会场,将在最大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 1993年12月11日,由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位于滨海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三十五公顷的滨海国际啤酒城规划方案通过评审。于同月二十四日破土奠基,并由市第一建筑公司承包,原计划94年年底完工。啤酒城内将建设三座大型会场内用于滨海啤酒、崂山啤酒两大啤酒厂的展销,而第三座会场则用于国内、国际知名啤酒品牌的展销。 九四年二月,吕文抵滨之后,再次关注到了这个项目。毕竟同样也是主抓经济工作的他则认为,在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会场内,再次专门设立会馆一来会增加成本,二来三十五公顷的土地,却只建立三座会场,有些大材小用。而且此番建设。即便加快速度也会错过本年的啤酒节。 当然。啤酒城的建立所能带来的旅游经济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在今年的啤酒节之前就投入使用。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是以,吕文对原本的规划作出了些许修改的意见,将原本三座会场的规模加以控制。至于其他的地方,则不设立会馆。仅仅是平整土地的,届时,将以临时搭建的大棚形式,接待到此的游客。 此举不仅节省了预算,也节省了未来维护场馆所需要的不菲的费用,并且会给游客们营造一种更加热闹的氛围。试想,届时大棚林立,各个品牌的酒商鳞次栉比,客人们想去哪家就去哪家,类似于“露天”的环境,又有云集的酒客,能不热闹吗? 而给滨海市一建的指示,则是加快进度,力争在半年内,赶在九四年啤酒节开幕之前完工! 对于一建公司来说,如果将三家会馆缩小规模,并不用再建其他场馆,工程的进度上的确可以大大加快,但问题是,凭他们一家之力,很难在7月底之前完工。是以,他们便把出了在建的三个场馆的工程保留,剩下的平整园区的任务,则外包给了市内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建筑商。 借他们的力量,共同开发这个项目,以达到用最快的时间完工的效果。而田柏坤的锦绣地产,也在此之列。 实际上,其他的建筑商投入的并不需要很多,按照规划,他们只需要依据原定规格参数,将土地平整硬化,并协同园林绿化部门做好绿化装饰工作即可。又能赚取不菲的佣金,热情自然是极高的。 啤酒城位于湛流干路北侧,共设东南西北四门。锦绣地产,凭借着跟吕文的关系,拿下了交通最为便利的啤酒城南门一侧1.5公顷的建设项目,这个地方田柏坤可以肯定,将是未来啤酒城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方。 是以,他也非常的用心。一进啤酒城南门的时候,根据规划,是要有一个标志性的雕塑喷泉的,而整个啤酒城内,也会有不少类似的雕塑,不管是为了讨好吕文,还是别的其他原因,这个最为重要的雕塑,田柏坤决定用最好的石料,而滨海现在最好的石料,自然在韩俊的手里。 ―――――――――――――――――――― 于海军走后的第二天,海鑫公司的小会议室里,各个部门的正副主管分作椭圆形的会议桌两旁,不说朱培江,就算远在吉戈庄的白猛都被韩俊叫了回来,参加韩俊召开的这个紧急会议。 只是,一行二十多人到场了之后,韩俊始终没有说出会议的主题,而是不断翻看着卫青元给他准备的资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