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祖大寿的反应-《大明海寇》


    第(2/3)页

    他原本是愿意给朝廷帮拳的,所以在年后朝廷诏令他遣军入关的时候,他给关内调入了一万多关宁军,交给了吴襄统领。

    但是随后不久,他便得知消息,他派入关内的这一万多精锐,居然在天津卫一带,被于家军打了个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也只有吴三桂带了区区不到两千残兵败将,逃回了山海关。

    祖大寿闻之消息,顿时大吃一惊,坐下仔细的分析了一下情报,这才发现于家军的厉害程度,恐怕远超过了他的认知范围。

    于家军以少胜多,力克入关的十万建奴大军,接着还有余力打的吴襄和陈新甲大败亏输,那么这就说明了于家军的战力之强,已经超乎了想象。

    他们这些关宁军自诩为天下第一雄兵,但是也只是针对大明其它那些地方官军来说的,这么多年来,他们关宁军和建奴交手,从来都是败多胜少,吃亏多的可以说是老鼻子了,可是于家军却能以少胜多,将十万建奴大军给几乎灭掉,这就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接着于孝天宣称要入京清君侧,朝廷惊慌失措之下,派人给祖大寿传旨,让祖大寿立即领关宁军再次入关勤王。

    但是这一次祖大寿坚决不干了,开什么玩笑,这于家军是人可以干翻的吗?建奴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让关宁军都入关,去了也是白给,估计这次入关就回不来了,关宁军一旦要是完蛋的话,他们这些军将也就失去了所有所持,那么接下来就成了鱼肉,可以任人宰割了。

    这次朝廷如此对待于家军,本身就是朝廷不对,现在把人家惹毛了,要入京清君侧,那是你么自己的事情,反正祖大寿是说什么都不肯率军入关勤王。

    人家于孝天说的明白,这次入京是要清君侧,又不是要谋朝篡位,这些朝中的大佬,也该为他们自己的作为付出点代价了。

    这些文官们整天一个个都拽的跟二五八万一般,看着他们这些武将们横挑鼻子竖挑眼,一个个怎么都看不惯,要不是他们手中有兵,估摸着早就被朝廷给拉出去剁了。

    所以让于孝天去宰几个朝中的大官,也不见得是坏事,总而言之,祖大寿是坚辞不授,以建奴还在对关内虎视眈眈,他无法脱身入关为由,不肯率兵入关。

    而吴三桂得知消息,多次派人去找祖大寿哭求,让祖大寿率兵入关,为他父亲吴襄报仇,但是也被祖大寿给断然拒绝了,吴襄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例子,这于家军最好还是别去招惹得好。

    不管以后朝中是谁说了算,总是也离不开他们这些人,他们只要坐观风向,以后谁当权,有奶便是娘,总不能少了他们的粮饷吧。

    所以祖大寿说什么都不肯率兵入关勤王,而是领兵继续留镇锦州一带,一直在关注着京师的动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