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福建大旱-《大明海寇》
第(2/3)页
更何况这些年来,他也没少听说有人和于孝天作对,而这些人家,大部分都莫名其妙的不是失火,就是遭了匪盗,搞得各个都家破人亡,家财尽失。
于是张嘉策赶紧满口答应,灰溜溜的便跑回了家中,一边派人给于孝天送去了一份厚礼,作为他向于孝天道歉,一边从此关上大门,再也不见他的那些老部下了,从此之后,老老实实的在他家乡,当起了他的富家翁,再也不问世事。
于孝天收了张嘉策的这份厚礼之后,也没有再继续追究,而是让来送礼的人给张嘉策捎回去一句话,告诉张嘉策,事情到此为止,让张嘉策可以放心,但是这样的事情也仅此一次,以后他绝对不希望在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
有此警告之下,张嘉策当然不敢再跳出来跟于孝天过不去了,至此于孝天才算是坐稳了当前的福建副将的位子,再无人敢轻易挑战他的权威。
但是崇祯元年对于福建来说,注定却是一个多事的一年,虽然福建位于南方,远没有北方那种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的惨状,但是自去年天启七年开始,福建内地便一直处于少雨的状态。
去年夏季的时候,本该是福建的雨季,可是整个夏天,福建内地下的雨却远少于往年,以至于天启七年秋季的时候,许多水田已经无法种上水稻,不得已之下,不少土地只能撂荒。
而福建本身的地形就是七山一水两分田,人口多农田少,是历来福建所面临的问题,即便是平时风调雨顺的年景,福建自产的粮食依旧不够整个福建人吃,更何况遇上了大旱的年景。
到了崇祯元年的时候,福建内陆依旧处于少雨的状态,许多小的河流渐渐的开始断流,就连许多大江大河的水位也开始大幅度降低。
加之福建当地农田兼并严重,官府百多年来,不思水利建设,以至于崇祯元年春季的时候,福建多地已经开始出现了荒年的景象。
初期的时候,整个福建上下官员还没有对这件事给予足够的认识,加之延平府、汀州府等各地出现大股的山贼,官府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这些乱贼进行清剿的事情上。
但是到了夏末的时候,原本该收获的夏粮,许多地方的土地却出现了严重的减产甚至于出现了绝收的情况,随即已经初露端倪的大荒年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彻底爆发了出来。
福建八府一州几乎都无一例外的出现了逃荒的灾民,大批灾民在无法获取到食物的情况下,只得背井离乡,踏上了逃荒的道路,纷纷涌向了各地的州府县城,意图在这些城市附近,获得官府的赈济或者讨到一些饭食,勉强活命度过这个荒年。
于是整个福建的局势都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随着灾民在各地城池附近越聚越多,渐渐的开始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