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暗夜-《大明海寇》


    第(2/3)页

    有句谚语说,匪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说的就是如果土匪来的话,老百姓会像被梳子梳了一遍一般,但是官兵来的话,那么就会像篦子一样,官吏来的话,就会像剃刀一般,老百姓什么都留不下了。

    大明的官军从来军纪就很差,这一点几乎每个老百姓都知道,他们在驻地的时候,还会因为各种原因收敛一些,不敢太过嚣张,不至于把他们驻地附近的老百姓祸害的太苦,但是一旦他们要出去行军打仗的时候,官军的军纪就彻底松散了下来。

    沿途他们会对所经之处的村寨以劳军的名义,大肆进行勒逼,普通百姓稍有不从,动辄便会被打杀,有时候官兵甚至干脆血洗一些村寨,大肆进行jian;yin掳掠,除了一些后台硬的士绅所在的村寨,他们还会稍有顾忌,其它的普通村寨,都不会轻易放过。

    而当官的也不愿意对手下兵丁管束太严,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些当兵的因为常年欠饷早已憋足了怨气,正好通过这种方式,让当兵的捞点便宜,满足一下他们的需要,否则的话一旦用上这些当兵的时候,这些当兵的肯定不会卖力给他们干活,弄不好还可能会趁着乱阵,给他们背后来一下。

    所以官军的军纪之败坏,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天下尽知了,老百姓恨官军甚过恨土匪抑或是海贼,不少地方的村寨,都会组织乡勇或者团练以自保,这些乡勇团练平时种地,一旦遇上了土匪或者海贼的时候,便联乡自保,甚至有时候会和官军对抗,他们是为了保家,所以有时候地方的团练甚至比官军还能打。

    张嘉策这一路上从定海城行来,驶过海坛海峡又驶入到兴化湾之中,一路上并未遭到任何海狼的船只的袭扰,最多就是有一两条快船,远远的在官军船队外围盯着他们的行动,张嘉策也不对其加以驱逐,任凭这一两条船只,远远的跟着他的船队。

    所以在南ri岛以北一带的海面上,虽然官军船队招摇过市,却始终显得比较平静,但是在南ri岛南面的俞咨皋船队,却没有张嘉策的那种悠闲了。

    从他们刚刚驶出永宁卫不久,天se就渐渐黑了下来,入冬之后海上的天气还算是比较平静,既无大风也没有大浪,只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薄云,倒是也不影响他们夜间航行。

    因为从永宁卫出发前往南ri岛,是处于逆风航行状态,虽然这对于中式船只来说,影响并不太大,但是却还是严重影响航速,顺风的话,他们可以仅用两天多时间,就可以驶抵南ri岛,但是现在是冬季,北上船只,在逆风状态下,起码要用五天时间,才能抵达南ri岛。

    俞咨皋早就憋着劲,打算尽快赶赴南ri岛,抢下首先登岛的首功,加之他们这么大的船团,如果夜间驻泊的话,沿途要耽搁更长的时间,作为俞大猷的儿子,俞咨皋是标准的军门世家,很清楚什么叫做兵贵神速。

    所以他决定船队出发之后,夜间不进行停泊,全部船队除了必要的水船要靠岸取水之外,其余的船只都一路不停,直接赶往南ri岛。

    第一天出发的晚上,倒是还平安无事,沿途的渔船看到这么大规模的船团,远远的就赶紧纷纷走避,这些渔船都是违反了禁令,私自偷偷出海捕鱼的,另外近期沿海的几个渔场的海狼的巡船也暂时离开,使得一些平时不给海狼交渔税的渔民,想要趁机捞一笔,所以冒险出海捕鱼。

    当他们看到了缓缓驶来的这么大规模的船队之后,立即吓得赶紧升帆,拼了命的朝着远离海岸的地方逃去,生怕被官军抓住,到时候他们的船恐怕都保不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