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争执与天才的堕落-《迷兔》
第(2/3)页
……
每天,萧父萧母在忘语面前很平静,全天3顿饭加起来才半个小时,但是每天晚上愈演愈烈的争吵却在不断升级,随着萧忘语容颜的日趋女性化演变着。让萧忘语的怒火也在逐步酝酿,隔壁是不是拔高又猛的降下去的语调让萧忘语想不注意都难。
只是样子变了而已。
萧忘语恼怒的同时,无力的为自己辩解着。他并不是那种人,也不可能是那种人。为什么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呵,被淤积怒火掩盖的忘语全然忘了自从回来后,他与父母只有一次不成功的沟通。
没有互相信任的沟通必然导致了猜疑。
类似此类的争执经常持续到半夜,萧忘语也在被窝中不住的攥捏着手掌,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了当场暴走的冲动。
这天隔壁两位已然忘掉压低声音,萧父萧母激烈的争辩让萧忘语从床上蓦的坐起来,慢慢的下床,顺手抄起桌子上的水果刀,紧紧握住刀柄,用力的呼吸了几下,再也按捺不住满脸愤怒,冲进了父母的房间。
白天的时候,萧忘语为了度过漫长的时间,也为了忘却夜晚的折磨,用前所未有的专注看书。当然,不是平时那种武侠玄幻之类的消遣小说,而是大量的知识类书籍,如自然与科学,世界文明,奇迹世界,世界地理全貌什么的书,连奇门遁甲,相学神算之类的也有所涉及,也幸好因为平时的兴趣,他电脑里像这种电子书占了不少空间,只不过平时稍微看过就放了下来,不像这次前所未有的认真。别奇怪萧忘语只读这些书,因为从小他就有一个很有野心的梦想――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地球的大小。所以他看的书都是与这些或多或少有些关联,因为他相信,地球拥有的秘密多得让人着迷,人类是不可能剖析了地球那么多的神秘。他总是认为,人类对于地球的认知,就像对自身的认知一样还处于蒙昧状态,妄自在地球称霸的人类终究会自食其果。就像恐龙一样,当你自认为强大到无知的去改变地球时,她会让你消失的得悄无声息,彻彻底底。
也许有人嗤之以鼻,一个月能看些什么,又能记得多少。这就有点小瞧萧忘语了,别看他才读了个三流大专,而且平时也迷迷糊糊不甚机灵,其实他是一个天才,一个自甘堕落的天才。曾经和他交往过几个月的女孩这样评价过他:“别看你平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可是你却是最精明的一个,从没吃过大亏,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种评价可以概括四个字:大智若愚。
他是个很差的学生,高考分才419,低得发指。可是他从初一下学期就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关于应试教育的课本,上过一天完整的课,理由是,他不想少年白头。很可笑无奈的理由,可这是真的,实实在在的理由,不是借口。由于这个理由,初中时,因少年用脑过度而生的白发现在也被一头黑黑柔顺的头发代替,而成绩也就由初一的700分左右滑到中考500多分,再到高考的400多分,,让少年聪颖惹人注目的好学生变成周边无一人敢放心让孩子与之相伴的小流氓,小说迷。再来一次,萧忘语可能不会这么轻易的选择了。
即使这样,小学校长的爷爷还是很疼爱这个大家庭里排名老二的孙子,因为他聪慧,有孝心,不过他还是很痛惜萧忘语没能考上清华北大之流的大学。一辈子与书为伴爷爷一直认为高等学府里才是学习的好地方。所以每次见到自己疼爱的孙子就念叨:“如果当初,你高中那会儿认真读书该多好,只要认真读半年书,不说什么清华北大呵,一流本科绝对没问题。”
是萧老爷糊涂了,才说出如此荒唐的话?
7岁前,萧忘语一直生活在四面环山的小村庄里,父母在很远很远的远方经商。小时候在爷爷家长大的萧忘语,萧老爷知道的最清楚。4岁哭闹着尾随大哥后面赖在学堂不走,硬是让老师没办法只好让其成为班上最小的旁听生,特地为他加了个小板凳,要知道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可没有幼儿园。五岁时就能写信给远方父母报平安,一写就两页纸的那种。六岁不到就翻着字典看完了萧老爷珍藏的《三国志》,六岁半捧着《诗经》读得津津有味,并将萧老爷自己编的《草祠文集》诗集通过一遍,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7岁语文功底远远超过当时的初中高中生,也是这一年,随在外经商的父亲走入城镇,见识到与山村绝对不同的环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