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任海济的“德意志第一**混合装甲军”没有回头,他将“瓦『露』基利”一把扔到最前线。没有下达任何具体指示,只以完成防御为前提,任由他们自行决定该采取何种行动。于是与两侧古德里安的部队、身边的第35装甲师不同。这支党卫军装甲师在战线上来回驰骋,四处袭击面前的苏军。 “瓦『露』基利”的小伙子们充分发挥了任海济深深烙印在他们身上的作战风格。柿子转找软的掐。遇上小股苏军便一拥而上,四面合围,一顿『乱』揍。对方援军一赶来,顿时化为小股部队,分散向着自军防线后撤。这种毫无章法,打了就跑的极端无耻战术让进攻的苏军大感不适,却又无可奈何。一旦面前的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又立刻抱成一团在友军支援下让进攻的苏军深刻体验了一把什么叫火炮覆盖『射』击,什么叫空军地毯式轰炸。 任海济在刻意锻炼“瓦『露』基利”小伙子们的自主判断力。之前的波兰与法国战役,敌军溃败的太快,战斗力相差太远根本无法锻炼这些小伙子们。一旦进入42年,这种放任部队自行战斗的行为德军根本玩不起。所以只能趁现在努力锻炼这些被自己给予厚望的小伙子们。现在看来,虽然在选择行军路线上还存在些许问题,让部队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外,这些小伙子们的表现还算不错。 斯摩棱斯克包围网的缺口是堵上,但德军兵力过少的问题再次暴『露』。无论是对苏军还是对德军而言,斯摩棱斯克包围网与明斯克包围网完全相同。德军又织起了一张大网,将大量苏军有生力量一股脑包围,但网眼太大。而被包围的苏军则扔掉了无油、无弹『药』的坦克和火炮。他们化整为零,变成一只只小鱼,从网眼中偷偷溜出了包围网。 苏军的防御又崩溃了,而紧随装甲部队的德军步兵唯一的任务就是行军。经常一天要走上近50公里。在夏季炎热的阳光和令人窒息的漫天尘土中不停前行,努力追赶前方的装机部队。他们虽然走得人困马乏,浑身大汗淋漓。但胜利的消息实在太多,受到胜利激励的德军官兵们忘记了疲劳。 1941年6月15日,斯摩棱斯克地区战斗结束。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完全掌握了“奥尔沙陆桥”。在所有人眼中只需要2个月,最多2个月便能结束在苏联的战斗。 于所有欢呼的人群不同,任海济的双眉越锁越紧……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