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使们(中)-《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一战中站对位置的塞尔维亚把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作为基本国策。于是南斯拉夫王国成立了。不过由于南斯拉夫各民族曾遭受不同大国的统治,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如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信仰东正教,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信仰天主教,而波黑的穆斯林族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则信仰伊斯兰教,使得各民族之间存在不少矛盾。
塞尔维亚人想要站在英国人身边,克罗地亚人与斯洛文尼亚人想要亲近德国人,波斯尼亚人和黑塞哥维人则在两者中不停摇摆。自认南斯拉夫王国主要角『色』,即人口数量最多的塞尔维亚人再次提醒。不是我们现在的塞尔维亚。它还包括马其顿和黑山大声高呼着:让德国法西斯去死!南斯拉夫是自由,**的!决不会屈服于任何暴力!作为“陪衬”的克罗地亚人与斯洛文尼亚人则冷冷看着自大的塞尔维亚人大声高呼。南斯拉夫王国长期的民族对立这点在坂口尚的长篇作品《石之花》中描写的非常详细。
于是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与亚历山大·辛卡尔马科维奇两人只能趁夜从后院的小巷中偷偷溜出来,努力避开那些敌对的示威者来到柏林。如果他们敢在白天走出大门。那《九品芝麻官》中包龙兴走出衙门遭到围堵的场面就是他们的下场。
南斯拉夫对于德国非常重要。除了他的国土与德国奥地利接壤外,南斯拉夫是西欧主要的有『色』金属出产地。铜、铅、锌等矿储量非常丰富。铜与锌的重要不言而喻。至于铅,在任海济眼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大量制造在历史上被海牙公约禁止使用的“达姆弹”。
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与亚历山大·辛卡尔马科维奇两人的不停摇摆关键在于南斯拉夫却少一个统一的领导。现在的南斯拉夫王国正面临双头统治的混『乱』局面。前国王去世后,摄政王保罗与王太子彼得分别代表了南斯拉夫国内的两种不同声音。
不久前希特勒曾秘密将摄政王保罗招到贝格霍夫,对他进行惯用的那一套威胁,然后是利诱。希特勒表示只要南斯拉夫加入轴心,他就把奥地利南部的萨洛尼卡送给他。或许摄政王保罗在最初并不是十分赞成加入轴心,但在见到德军铁骑的威胁后,他动摇了。之后在领土的诱『惑』前,他退步了。人就是这种充满矛盾与弱点的生物。在利益面前,谁会不动心?
至于王太子彼得,虽然在他叔叔的权势下说话几乎没有分量,但在大量塞尔维亚军官眼中,他才是南斯拉夫王国真正的统治者。在历史上,彼得在大批塞尔维亚军官的协助下逃离了叔叔保罗亲王的监视,随后立刻率兵发动政变推翻了保罗的统治。彼得倾向于盟军,但又害怕遭到德国攻击而不愿让英国人进入南斯拉夫。他试图与德国交换互不侵犯协定,但坚决抵制成为德国的傀儡国。与是南斯拉夫就悲剧了,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4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起在这张名为南斯拉夫的超大型国宾宴会桌上开始跳舞……
“大使阁下,这个要求对我们罗马尼亚来说有些过分。普洛耶什蒂油田产油量再多也无法保证你们德国的要求。而英国人由希腊起飞的轰炸机航程将覆盖整个普洛耶什蒂油田。如果德国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会努力满足你们的要求。”
“里宾特洛甫先生,如果我们保加利亚愿意签订协议。你能保证我们将得到你们德国人许诺的土地吗?你们能保证我们不会遭到英国人的攻击吗?你们又能保证我们保加利亚的主权吗?”
“里宾特洛甫阁下。我们的保罗亲王大致上同意与德国签订协议。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南斯拉夫的意愿。如果你们能保证保罗亲王的统治,同时将英国人抵挡在我们的国土之外,那一切都可以谈。”
里宾特洛甫并没有在柏林的各国大使馆,单独会见那三国大使,而是将那4个人一起接到了自己位于柏林市郊的别墅内。这与其说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正式外交不如说是4国大使的联谊会。
后院烧烤架内的木炭发出炙热的高温。铁丝网上的各种食材则不停发出轻微的嘶嘶声,烤肉的香味在空气中蔓延。滴落的油脂让下方的木炭串出短暂的火苗。数名身穿白衣的厨师忙着将以烤熟的装入托盘后端进由大片落地玻璃构成的晒台内。
面对三国大使七嘴八舌的话语,与他们站在一起的里宾特洛甫只是略微端高手中的餐盘。在众人将视线集中到上面后,他才笑着说:“这是副元首最喜欢的吃法。不要浪费食物。先生们。让我们边吃边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