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报告中尉。从收到的报告来看。第一波攻击结束后,英军正在让舰载机出发。虽然就目前来看我们的位置可能还没有完全暴『露』,但必须提高警惕。” 特箩蒂娅点点头,接着问:“下一波攻击什么时候开始?” “大约需要7分钟左右。12架俯冲式轰炸机。如果能顺利完成任务的话,英国人除非彻底舍弃掉那些船,否则没有逃跑的可能。” 特箩蒂娅点点头。如果战况就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依照推演来看,由第4波开始,自己的舰载机就能无间歇的对英军航母舰队展开攻击,直到将对方完全拖垮。当然,前提是“齐柏林”不会受到任何关键『性』损伤,舰载机发进与补给没有出任何问题。 特箩蒂娅为“齐柏林”选择的不间断连续攻击战术几乎是同时代其余航母无法复制的。 关键的第一点在于“齐柏林”那独一无二的斜角飞行甲板。直角起飞,斜角降落。如果是这个时代的航母,想同时进行起降作业,那就等着撞机吧。当然如果有2艘以上的航母,分别作为起飞与降落甲板,等航母上的舰载机装载满后再互换,这种战术还是可行的。 第二点则是航空队指挥官的能力。这个时代可没有电脑这种能存储量巨大,数据调动迅速的东西。远超过航母搭载数量的舰载机需要指挥官熟记在心,这样才能在起飞与降落时形成完美连接,不会在两波攻击之间出现断层。 最后则是航空兵的个人素质了。损失在所难免,一个小队攻击后第二次再出击很难保证满员。原本的小队肯定需要整编与合流,那飞行员彼此之间的默契就会被打破。这个时候就只有靠航空兵的个人素质了。 很明显,时间是这个战术最大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航母更容易遭到攻击,指挥官会因为疲劳而导致注意力下降,航空兵则会逐渐失去彼此间的默契。 7分钟的时间能干什么? 用任海济的话说能做很多事。它足够你用最尖锐的措词狠狠骂那些让你不爽的人,也足够你挥拳揍的对方瘫倒在地,还足够你翻两页书喝几口茶,更重要的是7分钟足够你抽根烟了。 当然对于以小时计算的海战来说,7分钟时间实在太短。它仅仅只够艾尔弗德的航母舰队起飞15架“管鼻燕”战斗机与22架“大欧”式俯冲轰炸机。这还是5艘航母同时发『射』舰载机的战果。结果连“剑鱼”式鱼雷攻击机都还没来得及出发,刺耳的防空警报再次响起。 艾尔弗德当即下令,5架“管鼻燕”掩护22架“大欧”向北飞行,寻找德国航母舰队,剩余的10架“管鼻燕”则继续守护舰队上空。艾尔弗德希望像上次一样,主要依靠舰队防空火力抵挡住这次攻击。当他知道德军的飞机数量后,他更是坚定了自己先前的决定。根据报告德军这次空袭只有8架战斗机与12架俯冲式轰炸机。 “先前15架轰炸机走了狗屎运才能让3艘驱逐舰负伤,这次只有12架根本不会造成任何效果。”看着窗外那密集的防空炮火,艾尔弗德大声道:“等德军一离开,立刻继续让舰载机出击。” 德军的攻击的确如艾尔弗德所预料的那样收效甚微,不过艾尔弗德有一点没考虑到。在失去3艘驱逐舰后,整只舰队的防空火力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虽然这个缺口在舰载雷达的提前预警下,于舰队防空战开始前就被顺利弥补。但防空火力下降却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德军依然从舰队右侧发动攻击。只是这次却没有了上一波攻击时的好运。12枚800kg炸弹只有1枚准确落在了“愤怒”号的尾部。这艘先前还在海上负责救援的驱逐舰转眼之间便开始扬起舰首向海水下沉去。之前一些刚刚被从冰冷的海水中捞起,牙齿还在打颤的“命运女神”号上的水手再次回到了海水中,只是这次他们并不孤单。在他们四周,刚刚掉入水中的“愤怒”号船员们则以比他们更有活力的行动在海水中扑打着。 “该死的德国人,就只会玩这种没用的小把戏。” 在艾尔弗德小声咒骂的同时,他所指挥的航母舰队编队再次散开,向西北加速航行。 在艾尔弗德的航母舰队与德军舰载机第二次展开激烈攻防战的同时,另一侧福布斯的战列舰编队则依然以巡航速度向北航行。他确信到现在德国人都没有发现自己的位置。唯一让他感到焦虑的是先前派出的水上飞机依然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福布斯敢肯定,德国的登陆部队与那些战列舰们就在自己的北方。 仔细想想,德国人在故意暴『露』出航母舰队的位置后他们所处的位置一定更靠东面。否则很容易暴『露』在飞机航线上。如果向从更背面绕过去,随后再南下。时间上不允许不说,更远的路程反而更危险。一旦收拾掉德国航母舰队后,他们根本就接近不了爱尔兰岛。所以德国人一定在自己的北面,试图在短时间内接近爱尔兰岛。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