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任海济瘦弱的身材与他那特殊的发『色』成了人群中最突出的一位,不过没有人走上来与他交谈。谁都看得出他那冰冷的表情宣告着他此刻的心情急差。 希特勒与戈培尔在远处侧耳低语,随后戈培尔离开了希特勒走到任海济身边。 “发生了什么事吗?”任海济双眼直直望着前方。就仿佛根本不是在和戈培尔说话。 “冯・拉特阁下死了。今天早上在巴黎医院。”戈培尔也双眼望向前方,两人肩并肩站着。 “准备今晚行动吗?” “我不知道,不是今晚就是明天凌晨估计就会发生反对犹太人的自发『性』示威,党对此不会干涉。” “恩。” 短短地对话后两人便如塑像一般静静站着。两人心中都清楚,就在今晚德国将迎来一场暴风雨。 1938年11月10日1点20分,纳粹党卫军保安处和盖世太保领袖海德里希,立即用特急电报指示手下:“不得阻拦即将发生的示威”,“犹太人教堂可以烧毁,但不得危及德国人的财产”,“犹太人的店铺与私人住宅可以捣毁,但不得劫掠”,“犹太人,特别是有钱的犹太人应予逮捕,人数视现有监狱能容纳多少而定”。 在纳粹的怂恿和『操』纵下,德国各地的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化装成平民走上街头,他们疯狂挥舞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进行疯狂地打,砸,抢,烧,这一夜给犹太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约267间犹太教堂,超过7000间犹太商店,29间百货公司遭到纵火或损毁。奥地利也有94间犹太教堂遭到破坏。许多犹太人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发光。任海济讽刺地将其称为“水晶之夜”。这个称呼不禁而走,几乎所有人都用“水晶之夜”来形容这满是疯狂的一夜。这一夜仅砸毁的玻璃,损失就达600万马克。其价值相当于比利时全国半年生产玻璃的总价值。 与全国发生的疯狂反犹行为不同的是,巴伐利亚地区没有卷入这场暴风雨中。巴伐利亚警局接到任海济提前通知:一切胆敢扰『乱』正常秩序的人,无论身份一律逮捕。抵抗者可以就地处决。于是巴伐利亚警局派出了双倍警力,在国防军驻防部队的协同下努力维持着治安。相比德国其他地区,仅3家商店遭到破坏的巴伐利亚在德国实在太醒目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