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要走了-《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其实这政治斗争就是如此,明明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只要有了一个借口,哪怕是漏洞百出,只要这个借口占到了大义,那么便不会有人拆穿。

    毕竟,大义这东西虽然看上去有些假大空,但是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假大空的借口让不知道多少士绅紧紧地恪守着这最后一层道德外衣。

    “嗯!母后说的是!”嘉靖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蒋太后的意见,其实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不过心里却在思索杨铭和永淳公主两人的事情,正如蒋太后所言,如果两人真的成为了一家人,那么杨铭对自己?

    那边是死心塌地!

    对于杨铭,嘉靖现在已经不是看待一个臣子那么简单,准确的说他甚至有着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杨铭和他的岁数相仿,两人有着一个共同点那边是都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

    杨铭的天才在于为臣,而他的长处则是在朝廷,治理天下。

    从一个傀儡皇帝到现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成为一个掌管了一半朝廷权利的他来说竞价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

    思南。

    短短的半个月,思南已经完全的变了样子。

    此时,已经秋末冬至。

    本事一个萧瑟的季节,但是思南却没有一点儿萧瑟的样子。

    思南县城已经构建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比之以前,整整大了三倍,其中城墙、主要街道、甚至一些关键之地都已经打好了地基,就等着在此基础上修建了。

    而城外,瓷窑的火就根本没有停过,从六盘水那边走水路源源不断的运来的煤炭都露天的对方在数十座瓷窑后面.....而且码头上已经不是以前的那般冷清,每天都有着几艘或者是来艘的大船在这里上货,然后驶向蜀中、河南....等地。

    在其他地方,开荒也早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无数的土地被开坑了出来,一把把山火有目的的燃烧着上面的枯叶,等到明年开春一定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甚至在一些土地相对密集的地方,已经有这许多民房群开始建造,每一座房子都是一模一样,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这片土地上。

    “杨铭,听说你要去广东了!”刘仪已经在五天前回来了,当然他并不是一个人,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带着他的老妻回到了这片土地上。

    只不过两个儿子和老父却无论如何都不想过来,毕竟他老父已经六十八岁了,这样一位老人是根本经不住四处颠簸的,所以家里留下二子,一来是在家用功读书,二来也有着照顾老父的意思。

    “嗯!估计还有几天朝廷的天使便应该到了!”杨铭叹息了一声,对于思南,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

    从一个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地,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他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努力,而这一切刘仪都看在眼里。

    要说思南的变化,刘仪甚至可以直接写出一本传记出来,只不过这已经没有半分必要,他对于杨铭的本事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清楚地认知。

    这是一个根本就没办法用常理来衡量的人。

    如果以前有人说杨铭是在吹牛的话他很有可能欣然赞同,而现在,他已经麻木了,就像杨铭给他说只要身在广东,他仅凭一县之地便能获盐数百万石一样,他根本就不会去怀疑。

    当然,他会立即想到这些盐巴如何去用。

    他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反射。

    “难道你就不担心你创造出来的这大好局面被某些人给付之一炬?”刘仪瞪着一双老眼看向杨铭,他已经想到了朝廷的安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