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考验来了-《外星工业霸王龙》
第(3/3)页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在八岁的时候就明白了。
你现在看到的笑容,都是虚伪的。没有任何的意义。这种公开的场合,别人说的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
实力才是王道。
只有实力才能碾压别人。
想要做虞城轴承协会的会长,得依靠什么?实力!
唯一的依靠就是实力。
你要让别人敬畏自己。
你要让别人有求自己。
你要让别人感激自己。
否则,要你来做这个会长有什么用?站着茅坑不拉屎吗?
你等着,考验马上就来。
果然,酒过三巡,几个老板就纷纷叫苦。
钟大江负责带头。
曾几何时,钟大江也是非常风光的。
在虞城,他的轴承产能是第一位的。涉及的种类和型号也是最多的。
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创造过一年销售三亿元的佳绩。
后来好多年,这个记录都没有打破。
直到霸王龙工业的出现。
现在的市场态势,可以说是非常不好。
国际上,是八大跨国集团。
在国内,是哈轴、瓦轴、洛轴等大品牌主打天下。
别人基本上都是大集团军作战的。
至少也是小分队作战。
只有虞城的轴承行业,是各自为战的。
不是不想联合。
是根本联合不起来。
没有龙头大哥啊!没有凝聚力啊!怎么联合?
别人一个哈轴,就有大型生产设备4600余台,年生产能力8000多万套。可生产九大类型、各种精度等级6000余种规格和品种的轴承。
瓦轴就更加的厉害了。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人民币。是国内轴承行业名副其实的老大。
洛轴主打各种大型的、高精尖轴承。为神舟飞船和嫦娥一号配套。
虞城的轴承行业有什么?
好像什么都没有啊。
钟大江的产能,只有区区的八百万套。
放在全国,不要说是前十了。估计前100名都进不了。连萧城的很多轴承企业都不如。
然而,就是这八百万套产能,害死了钟大江。
产能太高,反而不容易转型。
老机器非常多,成本高,技术开发困难。
别人瓦轴每天就开发两个新产品。钟大江一个月都开发不了一个新产品。这就是差距。
这还是国内的行业差距。
如果是和国际巨头相比……算了,不比了。
别人SKF一年就生产轴承5亿套啊!哈轴、瓦轴、洛轴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别人的多。
袁宝山的情况也是差不多。
他的产能大约是在六百万套左右。
但是他的产品型号,更加的低端,更加的普通,附加值更低。
根据他自己的哭诉,某些型号的轴承,完全是亏本在卖。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持生产线的运转。以免机器设备闲置或者是生锈、损坏。
他和钟大江聚集到一起,说的最多的,并不是如何改善工艺,如何提升技术。
而是……怎么转型。怎么退出轴承行业。
又或者是将部分的资金抽离,到房地产或者股票市场鼓捣鼓捣。
由此可见,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有多么的悲观。
今天继续小小爆发。6更吧。求60张推荐票?希望大家支持。谢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