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师长道:“鬼子极其狡猾,一定会派出排雷中队勘探。如果埋在路中间,就会被他们发现。” 李伟道:“然而,在路边,威力是不是小了?” 黄师长指点道:“炸药包的威力主要是冲击波,两边同时炸,绝对惊天动地。再说,上面的碎石与粗砂,相当于无数的子弹。这可是护国上校的绝招,屡试不爽。” 李伟想了想,觉得可行,不由点点头。 黄师长对通讯官道:“把我的伏击计划,电告护国上校,就说学生黄维请求指点。” 通讯官答应而去。 李伟愕然:“你是师长,他是上校,怎么能自称学生呢?” 黄师长笑道:“师长数不胜数,但护国上校只有一位,物以稀为贵,人以稀为尊。” 埋伏炸药包的战士,开始将绳子接到引火装置上。 李伟一看,绳子又细又长,很是奇怪:“师长,绳子这么长,有必要吗?” 黄师长道:“这是为了保护引爆战士的安全。他们觉得安全,才能镇定自若。长绳子,就是心理安慰器,这是护国上校的细节。” 李伟惊叹道:“怪不得他打得鬼子魂飞魄散,敢情是这样。” 战士们把枯草盖在绳子上,保护得很好。 李伟发现,每两个炸药包的距离是二十米,三百个炸药包,分为左右两边,每边就是三千米。 他惊叹道:“师长,用得着这么长吗?” 黄师长笑道:“鬼子挨过护国上校几次炸,变得聪明了,一定会用‘长蛇阵’前进。” 李伟又是恍然大悟,深为鬼子悲哀,遇上护国上校,还有“狡黠”的黄维。 这时,通讯官拿着电报回来了,交给黄师长。 黄师长一看,上面写着:“利用小山,在上面设立重机枪阵地,对着公路,发现鬼子前来,远距离扫射。” 李伟不解:“这是为什么?” 黄师长恍然大悟,道:“妙,妙啊!鬼子不傻,反而极其狡猾,小山没有动静,就会怀疑这里有埋伏。如果派兵侦察,我们就有暴露的危险。” 李伟也明白了:“小山重机枪一开火,他们就放心了,认为我们一定在小山进行阻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