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韵和见她哥哥愈来愈有一国男后的风姿,但也越来越恪尽男德。她克制住内心的激动劲儿,羞赧道:“陛下,韵和想早些娶泽郎入李府,还望女皇可成全。” 李韵和的渴望与执着比燕归晚预料的还要强烈,她替胞弟感到高兴,也叹燕泽银这小儿运气真好,能遇见李韵和这样重情重义的女君。 “人家燕家小郎愿意吗?你就这么着急?”徐钟卿故意说笑道。 李韵和顶着个大红脸,“愿意的,愿意的。我和泽郎是两情相悦,那个……晚姐姐可以作证!九殿下也可以为我作证啊!” 李恩和听妹妹这么胡乱称呼,不禁皱起眉头,“韵和,要尊归晚为九驸马或者燕将。” 徐墨卿倒觉得无妨,笑道:“后主就随她的便吧,反正您也说咱们是亲上加亲么。” 徐钟卿也没有加以约束,思量半晌,道:“吾看就定在芒种日吧。一则余些时间出来让两家着手准备,二则也等等燕将的伤势痊愈。总不好让燕将带着伤病参加你们的喜宴吧?” 李韵和听见女皇下了旨,高兴地登时就稽首跪地大谢皇恩。燕归晚和徐墨卿也要跟着跪恩,却又被徐钟卿给阻止下来。 少倾,女皇又留他们妻郎在宫中一起用膳,李恩和与李韵和共同作陪,更是把久居深宫的杨妃一并请来。对他们妻郎俩的重尊重可谓有目共睹。 杨妃几月未见他们妻郎,见到燕归晚便不住地抹泪,心疼她这段时间以来所遭受的痛苦。杨妃算得上上一代男妃面首里,最善终的一人。现在徐钟卿对他也分外照顾,对待杨家更是格外的器重。看到杨妃的性子就看到了杨家其他几个女公子,敦厚务实、不争不抢。 用膳期间,徐钟卿和徐墨卿低声言语几句,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接触。帝王之位,还是在无形期间拉开了他们姐弟的距离。 李韵和同他们妻郎俩一起离开的皇宫,因她这日不用当值可以回李府,三人便一道同行。李韵和很是兴奋,直说想跟随他们先去趟燕家,要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燕泽银。还是燕归晚要她冷静一点,等过了年节再来也不迟。 “你呀,还是先回家与你母亲好好商议一番吧。”燕归晚提点她。 李韵和知道燕归晚是何用意,“晚姐姐无须多虑,我与泽郎可是圣上赐婚,我母亲不敢有意见的。” “不敢是不敢,但过了门可是细水长流的日子。你又身兼重任,不能时刻待在泽弟身边,父母亲与夫郎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你来想法子维持啊!” 李韵和负着手盯着燕归晚嘿嘿一笑,“晚姐姐虽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但你房下里还有好几个妾郎呢,九殿下平日与他们相处的可好?” 也就是李韵和敢这么问话,徐墨卿见燕归晚接不住招,只好走上前来帮她解围,笑道:“你晚姐姐把妾郎们调教的都很懂规矩,他们从不曾逾矩我半分。” 燕归晚十分窘迫地看着徐墨卿,“殿下,别,别乱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