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旧案之十一-《疑路寻踪》
            
            
            
                
    第(2/3)页
    我在心里默念,那些年,你加诸在我身上的痛苦,今天终于还回来了。
    崔仁民被判了刑,关进了监狱里。
    熊虎问过崔仁民,如果不是警方找到了他,他还会不会继续物色对象施以心理暗示。
    当时的崔仁民并没有回答,只是还给了熊虎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
    春阳市公安局案情分析会。
    这五起因为一个心理医生的心理暗示造成的杀人案,摆上了台面。
    云海坚持认为,最近发生的四起案件跟崔仁民的案件有关联。
    他说,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就是俗话说的心理安慰作用,利用的是暗示的力量。
    比如一个失眠的人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给了他一盒有助睡眠的神药,那人服用后果然不再失眠。
    事实上,那只是一盒维生素,而那个失眠者只是受到良性暗示、精神放松,所以治愈了失眠问题。
    这个就是崔仁民采取的心理暗示,只是他的心理暗示不是积极正面的,而是一种消极的恶性的暗示。
    关于心理暗示真的能杀人的说法。
    萧默以前看过一篇报道,美国一个很真实的测试,一个人犯了罪被处以死刑。死刑是割腕流血致死,但是在行刑者割完了以后,有人在旁边放了一盆水,让水流一滴一滴的往下掉,犯人以为是自己的手腕在不停的滴血,认为自己死定了,所以他很快就死了。其实他的手腕的伤口早就愈合了,不过是给自己下的一个必死的心理暗示而已。
    可是,崔仁民一直在监狱里关着,他总不能像神仙一样,隔着千山万水也能给别人心理暗示吧!
    关于这么特别的犯罪问题,大家还都特别好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