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直至楚墨风回来的前一日,裴寂大军才出发,此时楚墨风得到消息,赶忙闪身出来对着李渊说到:“启禀陛下,臣闻言朝廷派裴仆射率兵前往征讨 刘武周,此举颇为不妥,裴仆射此人虽也久经战阵,但性格过于怯懦,缺乏将帅的才干,臣唯恐此行有变,还望陛下能够收回成命,另派一得力武将前往接替。” 此话一出文臣中走出一人,笑着说到:“祁国公,临阵换将实乃兵家大忌,您不会了连这点都不知道吧?” 楚墨风闻言正要反驳,谁知武将中史万宝突然走了出来,对着此人说到:“这位同僚,这种浅显易懂的道理,烦请您就不要在陛下和祁国公面前卖弄了,临阵换将是指将得力能干的将领突然换掉,这确实是兵家大忌,但是方才祁国公说了,裴仆射并不能胜任主帅一职,如若不换,敢问您是将出征将士们的性命视若无物吗?” 随着史万宝一番怒怼,在场一众武将纷纷怒视着此人,而文臣中不少人也暗自摇头,心想你个白痴,兵家之事插什么嘴,没看到齐国公说完之后,那群武夫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吗? 李渊坐在龙椅上冷冷地望着殿下众人,心中也在思量是否要换掉裴寂,天人交战之际,只见太子李建成站出来说到:“启禀陛下,儿臣认为临时换将实属不妥,既然裴仆射自请前往,正说明他已然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儿臣觉得既然陛下答应了此事,就应该相信裴仆射。” 对于换将一事,皆因此事是李渊的决定,故而对于此事李渊也不是很愿意,此时李建成一番话正好给了李渊一个缓和的空间,随即只听李渊说到:“此事朕意已决,祁国公就不要再做争执了,朕有一要事需要爱卿速速去办。” 楚墨风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到:“烦请陛下示下。” “朕决定对全军进行一次调整,抽出一部分兵力改组为十二军,关内诸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均取天星的名称,由车骑府统领。每军将军、副将各一人,选择素有威望者充任,督察农耕与战备。此事需由祁国公联合兵部迅速拿出一个章程来。” 楚墨风闻言心想,这老家伙昨日饮酒时不说改组之事,今日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无非就是想我知道了裴寂之事不能请缨出征呗。想到这楚墨风对着李渊拱手说到:“臣谨遵陛下旨意,定会迅速将详细章程呈交陛下。” 李渊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图然开口说到:“新晋秘书少监高表仁高爱卿上前答话。” 文臣中的高表仁听到李渊喊自己,赶忙闪身出来,快步走到李渊面前下跪说到:“臣高表仁恭请圣安。” 只见李渊望了楚墨风一眼,笑着说到:“高爱卿初次入朝为官,暂且先在秘书省认真做事,多多与你的主官讨教,待日后朕有重用。” 高表仁闻言赶忙叩首大呼:“臣高表仁叩谢陛下隆恩。” 随后李渊笑着说到:“今日早朝暂且到此,祁国公留下,退朝。”随后王德拖着长音喊到:“陛下起驾,百官恭送。” 众人闻言纷纷下跪唱到:“恭送陛下。” 待李渊离开之后,楚墨风起身走到史万宝面前,低声说到:“史将军,稍后派出一批精干的探马,随时关注裴寂那边的动向。” 史万宝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太极殿,而王德此时却急匆匆走来,对着楚墨风说到:“祁国公,请随老奴移步御书房,陛下在那等您呢。”说完对着楚墨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楚墨风见状笑着说到:“烦请公公前面引路。”说完随着王德向着御书房走去,待经过高表仁身边时,对他低声说到:“无事就先回府,待我回去之后再说。” 高表仁笑着说到:“成,我先去城门处看看,听闻二哥今日去了城门处接货,正好我也去帮帮忙的。” 城门处,不知为何马邑县突然加强了戒备,对进出城人员盘查格外仔细,五人从集市离开,回到客栈结算了房钱,缓缓地纵马向着城门处走去,谁知道了城门处却发现盘查的士兵比以往多了一倍不止,柳非烟见状迅速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思来想去,众人还是决定强行冲关,做好决定之后,五人纷纷抽出兵器,将各自的面具戴好,只听为首的柳非烟一声娇喝,双腿一夹催动胯下骏马向前飞奔而去,后边四人见状也纷纷纵马前冲。 此时正在门口盘查的士兵,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嘶声,纷纷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五个带着面具的骑手持着各式兵器冲了过来,其中一名士兵正是当年彼岸花大闹马邑时的幸存人员,见状当下大呼起来:“快跑啊,彼岸花杀来了。” 在场士兵一定到‘彼岸花’三个字,像是听到了厉鬼的名字一般,纷纷四下逃窜开来,一时间城门口乱作一团,柳非烟等人见状赶忙趁势冲出了马邑县城,向着长安城方向急速飞奔而去。 待众人回到长安已然是五日之后,见到楚墨风之后,柳非烟赶忙将探得的消息告知楚墨风,得到消息的楚墨风则是连夜前往兵部,是夜,兵部大堂的灯一宿未灭...... 俗话说战备合一,且看楚墨风长安城改制十二军,李世民设计抓内奸,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