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匆匆离开了书院,楚墨风带着三女回到了府邸,此时家中仅剩楚墨风四人,史寒霜早已按照楚墨风的吩咐带着彼岸花小队前往峨眉拜见青莲师太去了。 回到府邸之后,楚墨风将自己关进了书房内,开始策划天策军下一步的整改计划,而莫梓瑶则又带着李玉湖和花灵儿前往仁德医馆继续配药的工作。 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用毛笔轻轻地蘸了蘸墨汁,楚墨风咬着笔杆陷入了沉思,片刻便开始在纸上奋笔疾书写到: 天策军从即日起取消狼牙、长枪、弩箭、弓箭四营名称,改为天杀、天枪、天盾、天弓四营,其中天杀营兵器依旧以狼牙棒为主,配以长短刀各一把,圆盾一个,主要任务是冲锋破阵; 天枪营则是以长枪为主,也配以长短刀各一把,圆盾一个,主要任务是撕裂战阵; 天盾营配长刀一把,圆盾一个,弩一副,箭矢五十,主要任务是掩护天杀营和天枪营快速突袭,且随时能够下马变成步兵厮杀; 至于天弓营则配长弓一副,弩一副,弓箭一百,弩箭一百,主要任务是远距离狙击及大范围覆盖射杀。 四营人数总共控制在四百人,以每营一百人为上限,且四营皆放弃原有的皮甲,更换为质量较轻的明光铠,另外所骑乘的马匹也应选择负重能力优秀且耐力好的西域战马,并在局部覆甲用以抵挡些许伤害,这样才能组成一支无坚不摧的机动力量。 写到这楚墨风放下笔靠在椅子上想到,这刀法自己勉强还能教了,但是这枪法,若兰丫头又不在,看来自己得去找找军中有没有专门教授枪法的人了。 随即楚墨风思索了片刻之后,将先前那张宣纸放在一旁,再度铺开一张新的宣纸写到: 至于步兵应该统一更换为明光铠,且按照一个标准步兵团为例,应该包括步兵一万两千五百人,骑兵五千至六千人,辎重兵一千至两千人,一支这样的部队合计约两万人马。 其中,一万两千五百名步兵中,甲兵七千五百名,主要使用明光铠,这七千五百名甲兵分为陌刀兵和重甲兵两个兵种。 其中陌刀兵为两千五百人,这些陌刀兵每人在两腰分别挂有长弓一把、箭支三十,背后交叉插有长柄陌刀一柄,长枪一条。 另外五千名重甲兵也同样配以长弓一把、箭支三十,长枪一条,断柄重刀一把。 而剩余五千名轻步兵中,两千五百人配长弓一把、箭支三十,断柄重刀一把,长枪一条,方型牛皮盾一面。 另外两千五百名为弓箭手,配长弓一把、箭支三十,且背后背着一个更大的箭娄,内装箭支一百,配弩一把,长枪一条。 以此军团为一个进攻方阵,鉴于此时基本是在大隋境内作战,初期应建立三至五个为宜,待日后与突厥正面交锋之时,应以十个方阵的常备为下限,以保证能够应对突厥骑兵的大范围冲锋。 写到这楚墨风将手中的毛笔放下,仔细将两张纸上的内容浏览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便放在一旁等待墨迹干掉。 第二日楚墨风将两张宣纸卷好,大清早急匆匆地跑到了金城坊的丞相府,见到李世民之后,二人找了府里一间僻静的房间,将大门一关凑在一起商议起来。 李世民缓缓展开手中的宣纸仔细地浏览了一番之后,惊讶地望着楚墨风说到:“小子,这些都是你想到的?” “你以为我是从哪个兵书上誊写下来的吗?要知道汧源一战给我的触动太大了,如果咱们继续按照以前隋朝传下来的方式行军打仗,那么汧源之战的惨状还是会发生的,所以说变革是必须的。”没好气地瞥了李世民一眼,楚墨风心想小爷昨日忙了三四个时辰才整出这么一份东西,你小子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啊。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民再次浏览了一遍纸上的东西,倒吸了一口冷气说到:“那你有没有想过按照你这个标准,先不说那个标准的军团,就是你麾下的天策得花多少钱才能武装起来?” “我说李大将军,这年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还算是问题吗?要知道一场大战下来,所花费的钱财都是数以万计的,至于这点费用简直是九牛一毛。”一听李世民提到钱的问题,楚墨风白了他一眼说到:“你以为像薛仁杲那厮的那些割据势力库房里只有区区几百贯钱吗?只要你打下一个,就够你吃好几年的。” 听到这李世民点了点头说到:“好吧,我稍后将这两张东西先给父亲大人看一下,听听他的意见再说。” “随便你吧,但是还有个问题,天策军该补充新人了,这一次我只要江湖人士,不要老百姓了。”楚墨风点了点头,向李世民提出了征兵的计划。 “为何?江湖人士不是更加不好管理吗?”听闻楚墨风说出自己的征兵要求,李世民不免有些诧异,历来征兵都是从各郡县的老百姓手中征兵,自己还从未听说过从江湖上征兵的。 “江湖人管理有江湖人的方式,而且江湖人久经厮杀,经验是充足的,只要加以训练便能够迅速形成战力。”见李世民面带疑惑,楚墨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再说了,小爷我的名头在江湖上还是有点用处的,所以你去跟你爹说的时候,一定把这个问题说明白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