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且陆家三兄弟看着大哥的事业蒸蒸日上,本来想着躺平的人生,竟然也有了动力。 开始不停的向着大哥看齐,陆鹤璋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 虽然成绩比不上大哥那么优秀,但是早已经把家乡的同龄人远远甩在了身后。 在他们离开家乡后的第七年,他们的产业发展的迅速,几乎在南方每一个省会城市,都有了他家的影子。 而西陇村里的那些人,大部分都被他们带了出来,安排进了合适的岗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词在这个村子里,也算是得到验证了。 陆家发达起来,平均的拉了村里的每一户人。 很多年轻人都跟着他们离开了,留下一些年长的,不愿意离开的老人守在村里。 村里的人走了一大半,但是房子却陆陆续续的崭新了起来。 很多赚到钱的人,开始回家修房子,哪怕不确定之后还会不会回来住,但是依旧有一份念想。 后来家里生意大了以后,陆家人已经不回村了,彻底在省城扎根下来。 但是每年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县里的领导依旧会打电话的陆鹤璋,邀请他们回家乡。 对此,陆鹤璋也没有彻底忘本,按照这个时代的需要。 他会给家乡捐款,修路,建学校,偶尔会买一大批日常用品,送到县政府,让政府颁发给需要帮助的人们。 他的这一份慷慨,不止针对他们的县城,更针对很多有需要的地方。 他能赚钱,又舍得捐,每次一听到祖国哪里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送大批物资。 在这一番大义的慷慨之下,很多领导对他印象都不错,上过很多新闻。 所以每当他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和政府有来往的时候,因为他的那些好听名声,倒是很少有人会为难他。 也正因如此,陆鹤璋的事业顺风顺水,几乎半点波折都没有受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