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上市之争(2)-《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426章  上市之争(2)

    杨成海在屋子里摸摸索索,不久之后找出来一包铁盒香烟,金黄金黄的外表、浮雕一样的轮廓。翻转的一瞬,捕捉了一束午光,分外刺眼。

    他来到柳知英对面的沙发前,只坐了一半,双腿如扎马步一般强劲有力。

    “在会上,  你惊讶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大家的态度,看来我们所有人都一样,那件事已经在心里酝酿了无数次。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合力迎接胡总的态度。”

    “迎接?不是改变吗?”

    杨成海摇了摇头,“同兴就像胡总的孩子,  小的时候怕他磕了碰了,  上学后怕他逃学闯祸,比这些更让人担心的,  是毕业之后路走偏了、人变坏了,这可能一下子就前功尽弃,比小时候的那些事更让人害怕。”

    柳知英静静听着,没有去想杨成海的描述形象与否,不过从阶段上来说,同兴确实面临一场至关重要的人生抉择,那是一个不能逃掩的企业命题,不是同兴自我岿定就可以挥斥不见的东西。

    “胡总从来没说过同兴不上市,他只是担心上市之后的不确定性,而这些工作我们都可以提前完成,寻求最优的上市方案。”

    柳知英沉沉望着,“老杨,最近这几年,找上你的人应该不少吧。”

    杨成海非常平静,一口烟一口茶不动声色,柳知英内心清楚,  同兴被盯上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对主事于此的人来说,  是一种强沛的压力。

    企业一旦规模做大、口碑做好、盈利可观,进一步拉伸现金流把固定的场子变成流动的池子,会有很多人催动这件事,最显要的当然就是证券机构背后的资本了。

    当下的同兴,全式联运、多港协作,终端早已夯定、供应链也有话语,国内外双向市场图卷清晰,更有着丰盛的冷链品类、先进的技术运用,资本岂会漠视呢?

    再加上同兴配送已历两轮融资,在众多人看来,同兴整体上市这条路早有诱因,融资并不一定为了上市,但上市一定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融资。

    半晌之后,杨成海才道:“我在融资市场混了多年,上市公司这四个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不说名堂的事,业务上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增加产业、收购企业,  我们可以在全新的维度做事。不然老柳你说,  同兴的下一步在哪里?继续修大仓、建微仓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