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乘风归(2)-《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424章  乘风归(2)

    一个日头红火的上午,同兴的中亚团队乘坐同一趟航班返回国内,只留下一个组负责沟通后续。

    他们几乎包了一列专机,前后左右都是同事,无论来自哪一个竞标组,人们聊起来的还是那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撒尔港的同事回忆,那是一件在一轮竞标就拍了板的事,  他们的胡总用土壤和牧场,打开了冷链的路。那份突然出现的技术报告,已经超越了这次竞标本身,被标委认为是农业战略的一场践行,非常看好接下来的推行。

    数字农业在国内已经不算新鲜,这样增产增效的方法,实际上是冷链的溯源,  产量的壮大和品类的丰盈,  才有冷链的大行其道。

    亦可以说,这个行业从来不只是终端市场的搏杀,多望一望田间地头,少一些商界的深谋远虑,多一些田间的茁壮而喜,才能让事业充满生趣,也让人多一些意趣。

    情怀不能当饭吃,理想也不是填饱肚子的东西,但我们又不禁发现,无论在初始之时还是兴盛阶段,正是这些,在区别着走得远和走得更远的人。

    这一次,同兴拿下五个陆港,真正意义上在境外编织出冷链体系。由这里,不仅在延伸国内市场,也不仅在疏通欧洲市场,  它们还将为同兴的种植基地、养殖基地打开新的窗口,将诞生一个又一个库西镇,也不再是油葵和大豆。

    这成全了同兴的全维度调度,让人看到更旷远的“十字路口”。看吧,流通远非表面二字,当大路宽广的时候,也意味着可以扎下视野更好的营地。

    每次胡殊同坐在飞机上的时候,脑子里都是方案、文件和这趟行程的重要节点,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窗外的红日和云朵,可以一身轻松看上一路。

    也在这时,胡殊同暗下决定,他打算静上一段时间,少一些坐飞机、跑长途。回到同兴与家两点一线的日子,有时间逛逛菜市场,也把节日过得像节日的样子,再把父母接到青岩,也让运同在青岩买一处房子,一家人完完整整才最好。

    海港、空港与陆港,同兴多线齐飞,产销、配送与供应,  稳步踏上新的台面,  当这些都光彩旖旎的时候,人也是时候潜下来了。

    只是外面的事依然鼓荡难息,恰是因为同兴成功拿下陆港,让孟强强提前泄露方案这件事,遭到了同行的大肆讨伐。整个业界风口之骤变令人咋舌,最终胜利者的同兴甚至被视为天命所归,强运则成了蚍蜉撼树,什么捧抬的话都冒了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