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序列-《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朱士槐点头道:“是这个理,归根到底都是流通的事,到时候三港有三港的整合、四港有四港的调度,空间大得很。”
只是让他狐疑的是,至此他也没明白胡运同打算让自己做什么,隐约间不是配合那么简单。
“我前几年运营云城的时候,到处都能听到朱总的名号,在这片地方,朱总是企业、市里都最能吃得开的人物。”
这高帽一戴,朱士槐瞬时有些明了了,怪不得他讲那么多,复杂的不复杂的都撂了出来,原是捧上高座再言堂前。
“胡总莫开玩笑,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凯克港是十三港的第一场吧,二十天以后开标,两周之后就要递方案。现在所能看到最清晰的东西,恐怕就是这张地图了,要是能容我两个月的时间,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胡运同面带微笑,把地图又往前推了几分,“以我做方案的水平,给我两年时间我哥都满意不了。朱总,现在同兴最缺的是统筹陆港的带头人,二十人的团队已经为你备好,包括我在内随时听从调遣。”
朱士槐沉默一瞬,立时让胡运同的目光更加有定,沉心做云城的竞标,在与同兴熟络的人中,没有人能胜过朱士槐。
他带着云城企业,成功把物流园的六带纳入自身运作,这两年来无论空运业务还是枢纽招牌,朱士槐奔走于此,一如从前切换着各种身份,做了不少实事。所以说中亚港涉及到政企联动的事,他是最有希望快速拿到资源的人。
“朱总,没有人能打包票一定成功,包括我哥在做的方案,大家都是尝试。这件事除了自己还要看对方,保不齐最硬的拳头打在了最硬的骨头上,也有可能一片区位就被对方视为最诱人的前景,一切都说不准。”
朱士槐依然沉默,打心底说他并不抗拒这件事,但令人忐忑的是,一旦应下来,意味着他要“打头阵”。更重要的是,他不清楚同兴在十三港下了多少注,如若只有三三两两,自己的成败就会被放大。
胡运同看出来朱士槐的忧虑,他也不再多言,而是拿出一支记号笔,圈起来一个又一个名字。
渐渐地,只给朱士槐看得有些傻眼。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柳知英奔赴隆台,受到青宁发改委的提点,这里也是一块不容错失之地。而且相比其他地方,同兴在隆台的产业可谓夏正盛,所涉及到的业务领域也更纯粹。
由此一来,同兴多年的耕耘,遍地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