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告别-《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胡殊同怔了一瞬,“差不多、差不多。”

    场面一时静默下来,余大军扫了扫并无灰尘的袖口,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又望了望四周,这样晴朗的上午真是少见。许多话涌上心头,可每当要脱口的时候又在暗地摇起头来,言语的分量总是太浅,远不及一些影像来得刻骨铭心。

    总会想起,天恒厂区愣头青一样指指点点的胡殊同,送一趟货把自己气得快要自闭的胡殊同。还有那一进宿舍时,长长的收音机天线、比半套古龙还要多的书籍杂志,当然还忘不了,墨自县的生是真的香。

    即便这些随着年岁越发模糊起来,那句“路本是同样的路,就看你怎么走”,  如风暴掩盖不住的驼铃声,  每次听来还是清脆如昨。

    胡殊同没有问他的归期,一想到情意与诗意相伴的日子,别的事都没那么重要了。

    “需要我的时候来个电话。”

    “你能确保打得通?”

    余大军哈哈一笑,拍了一把胡殊同的肩膀,“走啦!”

    转身坐进车里,余大军按了两声喇叭,胡殊同挥了挥手,一直等余大军走远,彻底消失在视野里,他才转过身。起先缓缓的脚步越来越快,到后来三步做两步,匆匆回到了厂区。

    ……

    红杉渔港经济区这件大事必须要胡殊同亲来主导,他在隆山已经待了半年多的时间,一边配合隆台市的相关工作,一边把当初见面会上的承诺逐步落实下去。

    杨成海在各地落实着胡殊同的交代,同兴配送的微仓有了新的任务,一张关于红杉渔文化的旅游名片,正在借由同兴之手逐步塑立。朱士槐主抓云城,一边疏通空运业务一边联合本地企业,把当初胡殊同提出的冷链战略深入推进下去。

    与此同时,柳知英回到国内坐镇青岩空港,带着一个同兴大组,开启了同兴三期的规划建设。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同兴学院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生,校招工作十分火热。除了青宁本地,明江的、甘州的乃至隆山的很多企业都来到学院办起来企业专场,当然,也有很多人把简历递给了同兴。

    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力还是像从前一般吃力,虽然更多专业人才走进这个行业,但“分母”也在成倍增大。不过不管怎样,一切都在向好,新局面下新的向好。

    然而这一天,胡殊同突然接到了关小曼的电话,她带着哭腔告诉了胡殊同一个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