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大毛病-《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84章  大毛病

    祁门茶涧的红茶最为知名,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据说在茶盏的边缘,还能形成一个金黄色的圈,备受懂茶之人的推崇。

    而且这里竹影摇曳、僻静清幽,抬眼可见鸟雀、四望不见人影,是个谈事情的好地方。

    杨成海等了不到一刻钟,  朱士槐款步而来,投茶入壶、轻移杯盏,杨成海半低着头动作徐徐,这方静谧的时空,连竹叶摇动的莎莎声都能听到。

    当白色的杯盏盛起红亮的茶,杨成海才缓缓开口,“昨日多亏了朱总,  有主心骨镇场子就是不一样,  否则同兴不知要费多少口舌呢。”

    “杨总说的哪里话,云城本地的企业谁敢忤逆同兴的意志,只是从前听来我觉得是有人刻意捧抬,昨日是去亲眼见证罢了。当然了,结果也让人很震撼。”

    “忤逆?”杨成海神色微沉,“朱总这个词有点过了吧,同兴只是来这里做生意,与大家同赢共赚,可不兴谋略剧里的那一套。”

    朱士槐道:“来这里,看来杨总还没有搞错方向,同兴来云城将近十年,我只看到同兴的大步朝天,而云城企业举步不前。这么多年,外来的企业都从云城掘了金矿,而本地企业守着铜矿运着铁矿,  我想绝不止我一人看到了这些。”

    话虽然只一句开篇,但杨成海已察出朱士槐的大方向,先摆明内外两个阵营为下一步铺垫。只是不管他怎么说,杨成海断不会相信,  他的突然出现是为家乡企业做贡献来了。

    “我想朱总是被结果误导了,我们都知道,最早的时候大家都是背着镐头拿着铁锹,云城的冷链开发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兴既然走在前面,总不能说绊了谁家的后腿吧。”

    生意就是生意,不讲利益怎么做企业,企业也没有义务改变行业,朱士槐的话在杨成海听来几近无礼。但又不得不说,此间确有文章可做,至于指向在哪里,二人绝口不提但都心有默契。

    “你同兴走甘州要把特色农产推向沿海,走隆山把远洋渔业输送内陆,云城照样有这样的需求,人人都来云城玩枢纽讲动脉,没有人顾及云城本地更现实的需求。所以说杨总,这个冷链物流园从任何一个角度讲,  都该有云城企业一席之地,  任谁来说这都不过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