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追星逐月-《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仿佛也正因如此, 让人从未静下心来看看自己。
此时此刻, 胡殊同没有去想那时的事有多么难, 而是发觉, 人在时光的消磨中,越发少了锐气。
把得失看做一条船,标上鲜明的刻度,只许浮而不能沉;把利弊看做一口钟,计算出准确的分贝,以及何时响与何时息。
可回望同兴路,也曾意气风发,也曾在黑暗中等待、也曾在拂晓时高呼,鲜活而有力。追星逐月海答岸,苍莽尽处春语山。
曾昭达不知他在想什么,但觉察到非同寻常的沉凝情绪,这般静默就是最大的态度,如此稳而有重的气劲,却也让曾昭达慢慢定下心来。
“我们还是一起聊聊方案吧。”
曾昭达点着头,这时才缓缓起身冲了一杯茶,他把电脑扭了过来,在胡殊同身边坐了下来。
“庞教授的两种空运模式,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最好是不做选择。”
曾昭达暗暗咋舌,好是一句简单利落,本以为心有所指,这下子变得更混沌了。
“第一种,同兴与青航合作,也就是说把青航的货机变为同兴的运载工具,但问题是青航的货运2000迟迟没有进展,这个体系达不成,航空冷链这个篮子很难做大。走这条路需要同兴和协会联动,我们一起呈报货运2000的推进细项,只是这里面有许多无纸化的技术问题。还有同兴的地勤搭建,你得做航空冷链的专属配套,投入方面你也得早做准备。”
曾昭达话虽说得明面易懂,但背后桩桩件件都是大难题,冷协对此做过工作,但任何倡议基本有去无回。此间关系到国际质量的管控标准,标准之间又有冲突,国家也难以做出平衡多方的自我标准。
况且,无论国营民营,国内所有的航空企业都是“客主货次”,与此相关的内容,一旦暂缓就不知缓到猴年马月了。所以说,这整件事每一步都没有准确的时间表,这也是曾昭达意识中最大的难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