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四海-《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初加工的农产品在大型商超非常受欢迎,蔬菜水果鲜切、肉品按部位分类、大鱼变成鱼片等等,获益远远高于向菜市场的输送。在半加工的领域,冷链企业可以做预制冷菜和半成品,从而定向开辟中央厨房的市场。
这个时候,胡殊同刚刚所说的更低价格农产品货源,就显得颇有铺垫的意味,再看那三区,变得像整个物流园的“仓储服务中心”了。
实话说,谁不想建起一套全面在握的自有体系呢, 但现实是,对每一家来说,云城都不是总部大本营。真做起来那一套,意味着巨大的投入,从货源到仓储再到市场,每一步都得深入施行。
但眼下同兴之举,俨然是“开仓放粮”,一下子跳过了原材与仓储两个繁冗的步骤。而且同兴由中心向外辐射,就物流园这片地界来说,连上游的运输成本都省去了,只需潜心加工开辟下游市场就大有可赚,此等好事谁会拒绝呢。
于是乎,再回看整个大方案,突然变得夯实一体了,“六带”并不是被驱远的边缘带,它的内核是整个冷链物流园的加工带!
胡殊同嗅到了时机,话说得更深入了几分,“从现在起,同兴的云城转运退出加工业务,此前的所有加工设备向各方公开拍卖。至于货源的品类,大家不必担心,同兴的渠道不是说说而已。”
说话间,屏幕上现出一张令人咋舌的“货源图”,一图写尽同兴多年的耕耘。
有货自武关来,陆基养殖的丰盛品类和独属甘州的特色农产,有货自盘湖来,远洋捕捞的各类水产和海丝渔道的异域货源。
有货自青宁来,那是同兴的大本营,有蔬菜大省先天的自信,也有猪肉养殖的浩大规模,量的事在这里从来不是问题。也有货自明江来,一条接通东南亚的瓜果之路,有同兴最大的水果合作商牵引转运。
很多人并不了解同兴,也有很多人不曾正视同兴,此刻的这番图景令人惊叹,在这样的场合,一个圆一条线都不可夸张。
人们再也不觉得这是标榜了,更像是一个极为立体的供应库出现在面前,对这些加工企业来说,这样的供应是从前难以想象的,四海之货汇云城,就近予取予求。无论通向哪片市场,背后都有强悍的支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