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新的路口-《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有些事情旁人无法察觉,只有胡殊同知道,这是一个让他有些惧怕且挣扎的话题。这两个字在胡殊同的意识里,经历了无数次跌宕,最初时候他觉得迟早要走上这条路,因为那时候, 空运是一种理想。可是后来,随着同兴的前景越来越好, 他却变得犹豫甚至刻意避开。
张望理想的时候,人们都是巨人,踏在现实的时候,人又往往都是矮子。
按理说,同兴的局面越好,攒下足够的底子,做空运岂不是水到渠成?
行业也在盛传,拥有物流行业的“制空权”才是真正的霸主,在蓬勃的国际货运中,确立中国空中货运地位的,更可谓民族之光。
然而,这并不是筒子楼换洋房、洋房换别墅的事,并不是说有钱买下二手飞机就能做得起航空冷链。
国际空运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非企业所能改变。
在航空冷链标准方面,国际航协一直在努力推行“货运2000”项目,即航空货运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质量管理标准,也是流程标准,共含19个大项。那么,我们的航空物流企业将其纳入、严格执行不就行了?
但问题是,另一个重要协会也有一套标准,那就是国际冷协。
国际冷协在更早的时候,基于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率先推出涵盖所有运输方式的冷链质量评价指标。我国自身的货运航空体系还远未形成,在这两套标准一左一右之下,让我们的行业标准一直难产。
近年来,国家的大型航空公司开始寻求加入货运2000,民营的大型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布局空运市场,但这些在青宁还看不到。整个青宁只有青航在做部分航空冷链,而且水平很低,空运产品腐坏率占两成、包装损坏率也有两成,加上装载卸载堆垛,损坏占比将近一半。
一如这个行业的多年前,标准不健全该做生意的也能做,无非是遇见问题再解决问题,遇见卡关之类的事也无能为力。
这等背景下,同兴哪来的底气介入这个领域。这不是如何抢占市场,而是怎样才能步入这个市场。
如果可以乘凉,谁又愿意种树呢,如今的胡殊同不能掩去同兴的私念。同兴正走在最好的路上,这个时候做空运,意味着同兴的大波澜。对同兴上下来说,更满是不安分的滋生,“现实面前的矮子”,胡殊同的刻意闪避,正是在这里。
但若不是魂牵梦萦,人便不会如此敏感,民企做航空冷链,明江有之、隆山有之,有的做快递、有的做生鲜。当这个行业全面壮大起来,海陆空都是工具,有人不敢染指,就意味着有人握在掌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