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钢铁驼队-《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铁路专用线,是企业自建铁路与铁轨干道对接的岔线,国内累计总长超过两千公里,也是世界各地都在倡导的多式联运体系,它可以保障企业大宗货物更快捷的运输。

    在国内存在建不起、太难接的问题,但在中亚各种成本都很低、路网空间极大的情况下,事情便没有那么复杂。“铁路开到企业门口”,购置铁路集装箱装满货等动力,车来便走。

    余大军所言的三公里,  是缓冲区也是调度区,由此一来,同兴就可以搭上真正的“钢铁驼队”!

    这钢铁驼队,不是别的,正是中欧班列。

    一旦铁路大动脉与种植基地产生联系,从前遮在眼前的迷雾便一点点消散了,人们都看到了——楼兰号。

    楼兰号的始发是中国西北最大的国际枢纽港,途经勒山山口,当事情落在同兴时,意味着胡殊同对农产品的规划,出现了鲜明的两条路。

    对于需要深加工的农产品,到勒山保税区即止,对可以直接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直驱国际枢纽港做二次分配。更重要的是,楼兰号的班列在逐年增加且幅度巨大,未来,每年行驶千列、做亚欧大陆的公交化运行、稳定国际供应链是开放新高地的新使命。

    而且楼兰号也在走市场化路线,考察市场、寻求货源、考虑去程与回程,同兴园区与其接轨,是多方利好的事。

    在中欧班列的整个国内路网规划中,青宁、明江都将拥有自己的班列号,青宁的电脑、家具家电、机械设备,明江的太阳能光伏、服装、灯具,都将通过这条动脉开往国外市场。

    中欧班列听上去沉重迟缓,实际上从甘州到地中海只需要五天半,而如果走船运,这个数字将变为四十五天。

    余大军毅定如铁,眼前所说无不经过深思熟虑,“殊同,你放手去做其他事情,交通方面的调度,我来提供框架方案,这是一盘活棋,走得出许多路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