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海上丝路-《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高思迪走的时候,送给了胡殊同一本沉重的画册,记述着青仓储的过往与野望。胡殊同静静凝着,看了看惹眼的装裱工艺,而后扣了过去。
回过头想,青仓储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很出格,但寻常企业也没有胆量提这样的事,这让胡殊同想起来钻石厅里发生的故事,实力就是最大的优越。
胡殊同清醒地知道,人们瞄向同兴,所谓的合作都只是外衣,内里对各自的深入利好才把同兴托得如此瞩目。
时势如一张宣纸,正等待着人们或行文走字、或浓墨重彩,此时把握住一个机遇、开辟出一方市场,抵得过多年的努力。
不久之后,“一带一路”第一个全国性文件出台,这份建设战略规划,被视为这个重大倡议的纲领,而它“版图”之宏大,令人惊叹。
西部各省皆有不同的定位,而看向东方、看向南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昂然着另一股时代雄力。
这条古海路,历史上向西到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向东至马尼拉港,穿行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太平洋,再东行到达美洲西海岸。出口中华的瓷器、茶叶、绸缎、饰品,进口香料、胡椒、药材和珠贝。
通海夷道、元丰市舶条、八百里瓯江、郑和下西洋,自先秦至今,这些海上丝路的历史符号从未断歇。“涨海声中万国商”,那是属于中华大航海时代的繁荣过往。
而如今,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海上丝路撑起更耀眼的帆、转起更强劲的桨,从中国向世界。
在这份战略规划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皆被纳入海上丝路,这些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此外,海洋经济示范区、蓝色经济试验区和群岛新区建设,在一带一路下都有了新的推进力度。
一带一路之大势,终究会落在每个人的亲身体验上,从前很难直接抵达的地方和远方,慢慢会突破瓶颈路段。做外贸的手续会更简单、赚钱的机会变得更多,国家沿边城市多了很多景区,在校大学生们留学的选择更多,也包括天然气价格的稳定、大型钢厂去化产能带来的新就业。
无数的讯息充斥在胡殊同身边,除了新闻报道,还有那些熟识的人打来的电话,北有盘湖、南有隆山,这些地方都是海上丝路的排头兵。从前不敢想的事,政策来铺路、扶持来解忧,有志于闯荡的人,赶上了最好的时候。
从前西北望、而今海风昂,胡殊同思绪万千,同兴两头都不靠,但同兴这个功能强大的成熟枢纽,何尝不是更值得期待的地方。这里可以做更大版图下的云城,做“带”与“路”的衔接,这也是胡殊同整个生涯中,从未有过的憧憬。
现如今最大的迟滞在武关,产业园不能运营,很多事情都是空谈。不过对人而言不能说迟滞,在西北鏖战的柳知英,不仅要和市里多个部门对接、安排鲲海的陆基养殖,还要面临何劲如那个雄关冷链的各种不配合。
亲历过西北的胡殊同,最是知道那里的复杂之处,柳知英当下所推进的节奏,换做他人根本想都不敢想。但思量了很久很久,他还是决定给柳知英打这个电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