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冷链与时间-《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33章  冷链与时间

    “同兴的西北产业园设有虹鳟加工操作间,从隆威县的潘庄峡水库到产业园仅42公里,虹鳟从水库到园区,历经鱼片鲜切、低温速冻、真空包装后整车运输,全程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自武关出发,十小时可达云城,经过云城转运的调拨,四小时后向东可至盘湖、向北可达青宁,向南到明江、隆山。也就是说,同兴有实力将一条虹鳟从水库到超市,在18个小时内实现至少涉及四省的终端供应。”

    时间分秒流逝,倏然过半。

    “同兴本部有青宁最大的超低温冷库区,具备零下55c到零下65c的温控能力。同兴配送在青宁各地市累计打造66座微仓,年底前将在明江、隆山铺设微仓网络。同兴与多个生鲜品牌进行合作,可以将高价值的水产转化为品牌方的原材,也可以通过同兴自身渠道进行市场输送。”

    “同兴与云城之间有全国最快捷的通道之一,专属绿色通道全程不设卡,单程仅二小时。金枪鱼、野生黑虎虾、印度洋鱿鱼,这些高端海鲜一如西北虹鳟,通过云城向各地超市进发。”

    时间走完,胡殊同不再多言。

    令人称奇的是,即便这般急促的节奏,屏幕上的方案却从未离开,时而页码纷飞,时而精准落定,胡殊同在瞬息间找到最应该让人们看到的内容。

    他所表达的内涵,远不只是“两条鱼的双向奔赴”,而是以时间的概念陈述冷链,以上下游的快捷衔接描摹同兴的局面。

    此三分钟,如电光火石,但奇妙的是,记忆点颇多。

    对在场的产品方来说,同兴的突然出现有些“饭后甜点”的感觉,实在是这一天听下来让人有点腻了。各大流通方的方案,无所不展、无所不专,有的还设悬念、变节奏,如演讲一般技巧用了不少。

    其内容也深是大开大合,起腔落调之后,如高架越天堑、雄鹰掠高峰,大潮之下击水拍浪,你我协同共赴何等的冷链华章。

    这些都非常引人遐想,仿佛大地之下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为产品方驱动着产品最沛然的流向。但回想起来,家家又没有什么不同,炖得都是超级格局,无非是两层五肉还是三层五肉。

    相比之下,同兴这三分钟就显得异常精悍,其陈述也极为实诚。精于产品运营的人都知道,流通方所拥有的不足以成为筹码,流通方能做到的才是王牌。事情要以结果而论,而这个尺度,最要看的就是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