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他山之石-《冷链二十年》
第(2/3)页
有人或许要说,货从同兴出、路由同兴走,还要什么合作,同兴自己撸起袖子干不就完了?
实际上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第一同兴没有经费打市场,更没有摇身一变做生产方的规划,如果同兴把重大的投入放在这里,连企业经营性质都会改变。这也是胡殊同和柳知英由来已久的共识,同兴要做大配送,要构筑冷链网,如果把心思放在自己的高端生鲜品牌研发,那是一步乱棋,最起码当下的实力并不允许。
第二,高端生鲜品牌可远远不止货源和渠道的问题,想玩活这个领域,把农产品溢价做得更高,里面藏着大门道。
现今九成的综合性生鲜品牌,都没有自己的养殖种植基地,原材料的供应方都是合约性质。他们通过健康理念、精品包装、检测科技等等给农产品起了新范儿,比如“早餐盒子”“减肥套餐”“火锅礼包”,生鲜品牌从营养学入手、把便捷性做足,为客户一次性搭配,一次性购置。
再配合上“每天一颗某某某”之类的广告,逐渐在消费者脑中形成记忆符号,一边聊起来就很贵,一边上了餐桌倍有面儿。本质上这一切都源于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差异化的分层变得更细。
窦少杰不得不承认,在原材料供应商方面,同兴有春融不具备的优势。
春融的农产品仍以青南蔬菜水果为主,而同兴这些年来,打造了极为丰盛的产品渠道,东来的鱼南来的果,不久之后还有塞外的特色果蔬,可以说一家生鲜企业的所有材料来源,有此一处便足够托付了。
从这个角度说,这也是环时竞争的一大利器。
这样的合作,也是对同兴农产品的溢价,同样的菜最终是走进了菜市场、社区超市、城市超市还是高端餐饮,价格差异奇大。
窦少杰陷入长久的沉默,胡殊同只多说了一句,却把人的心念引得越发鲜明,如果合作这样的事能够更纯粹,想必此间已无犹疑了。
这一切的根本都在于,环时先要离开春融,然而想择除并不容易,但从胡殊同的情态上却能看出,如果环时肯动,同兴的配合绝对密致。隐约间,这给窦少杰灌了强大的信心,少了从前许多疑窦。
窦少杰已非初回青宁的窦少杰,这两年充斥在他眼前的都是此消彼长,春融这片积潭,固守着老旧与凶烈的个人意志。反观同兴的蓬勃之路,让人看不到极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