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火力全开-《冷链二十年》


    第(1/3)页

    第319章  火力全开

    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的人们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或驼铃车马、或宝船扬帆,商贾络绎、互利共赢,被后人统称为“丝绸之路”。

    不过,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与经贸往来不断衍化的路径与形式,时至今时,丝绸之路的物质概念不再突出。但丝路精神一直薪火相传,它是千年时空里东西方合作交流最煌然的象征,是繁荣发展久经检验的纽带。

    “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带动世界,打开合作的新视野新局面,依靠自身强大的市场底力,泛起全球经济的新活力。

    即便一个外行人,“新丝绸之路”,从名字上也能看出它对物流的推动,像胡殊同这样的圈内人,更能品出不一样的内涵。这项国家的顶层建设已然发轫,将使物流行业的“走进来与走出去”,携强劲之力攀到世界层面。

    而甘州,自古以来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有关丝绸之路的很多文化符号,都是由此衍生。

    不得不说,这个武关产业园把胡殊同拖得疲态累累,它的磨人之处在于看不到进展,过往诸多提案从未给人这样一种石沉大海的感觉。但这一夜,胡殊同千般思量,当下的、遥远的,原本毫无关联的、倏然电光火石的,把人的精神再度激得高昂,直至四更才入眠。

    天亮之后,他火力全开。

    当真正走进做产业的节奏后,胡殊同发现他并不需要依赖太多的国内案例。盘湖渔港就可以看做一个超级规模的产业园,那里除了储运加工,还有鱼文化中心、鱼文化地标建筑,亦有水产品科研与检测中心。

    这些不仅是他亲自参与,还有操刀之处,在行家眼里,类总是相通。盘湖渔港的理念放在武关产业园上,却也能突出八个字,文化兴农、科技兴农。

    文化做品牌、科技做示范,胡殊同紧握这里策马扬鞭。

    他的投入程度,连柳知英这样的工作狂人也深为侧目,他关上阳台的玻璃门,电脑、材料摆在两张桌子上,风起时纸飞纸落,不紧要的看也不看一眼。这片还算开阔的小地方,让他找到几分当年家中小院的感觉。

    胡殊同是个最忌讳泛谈的人,没有内涵来做充实绝不会提什么理念口号。此时,技术成为了他的武器,围绕着这个产业园如何进行技术运用,是同兴的优势,想必也是更能让武关市眼前一亮的东西。

    果蔬双温保鲜系统、农产品无损检测、产地溯源与品种鉴别标签技术等等,胡殊同针对产业园的运用做逐项分析。在很多地方,他竟回到了最老派的作风,用铅笔画技术图,扫描之后加入方案中,能简则简,不让对方问那么多为什么。
    第(1/3)页